众所周知,三国杀中每一个武将设计都是颇有渊源的,有设计的成功的武将还有画得非常好的皮肤,但并非这就代表不存在残次品。也还是会有一些设计比较失败的武将,失败的设计无非那么几种:


1.历史契合度差

2.游戏性差,例如发动频率感人,或者技能恶心人

3.强度控制差,如过强过弱

4.技能丑陋,包括但不限于字数过长、元素堆砌等


说实话,这上面几个,强度控制差反而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或者说,是最容易做出修正的。虽然三国杀不是数值类游戏,不能通过类似于把12%改成8%的方式来实现强度的调整,但是如果一个技能设计出来,只有强度控制的问题,那么还是相对容易修改的。而程普这个武将,强度控制还算可以,虽然现在的环境确实偏弱,但在当时的环境里还算可以用。


【疠火】使用的普通[杀]可以视为火[杀],若此火[杀]造成过伤害,你失去1点体力。你使用的火[杀]可以多指定一个目标。

【醇醪】结束阶段,若你没有「醇」,你可以将任意张[杀]置于你的武将牌上,称为「醇」。当一名角色处于濒死状态时,你可以移去一张「醇」,然后其视为使用一张[酒]。


历史契合度

疠火源自于程普杀叛军烧尸体,过后程普发病,一百多天后去世。游戏里,程普把普通杀变成火杀,杀两个人,杀中了程普自己掉一滴血,这契合怎么和闹着玩似的?真是一点也不生硬一点也不强行呢。二技能就更厉害了,源自于程普评价公瑾的一句话,“与公瑾交,如饮醇醪”,结果到了游戏里,程普把杀酿成酒,然后用来救人,这合理吗?


游戏性

疠火需要杀,醇醪需要杀,也就是说,两个技能是互相冲突的,一个技能发动频率升高必然导致另一个技能发动频率减低。在三国杀的众多武将中,有技能互相补充配合的,有技能之间没什么关系的,但是两个互相冲突的还真不多见。同时在实战中,由于醇醪的强度更高更稳定,因此程普活生生被玩成了一个奶。人家的奶都是华佗、孙尚香、吴国太,请问程普是怎么混进去的?


技能字数长

塞了那么多字,全都是莫名其妙的条件和效果。技能中几乎每个都是元素的堆砌,一技能就是会火杀的太史慈,二技能就是拿杀救人的华佗,顺手恶心一下贾诩。两个技能全都用了转化的元素,让我怀疑设计者是不是只会这一个思路。

因为作者太醉心于自己所谓的契合度,影响了一定的强度,这也在客观上导致了用程普这个武将的人并不多,且人气也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