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勒斯·埃德加和彼得·莫利纽克斯成立了一家英国电脑游戏开发公司,取名叫做牛蛙(Bullfrog Productions)。至于名字的由来,倒也有趣,因为恰巧勒斯·埃德加的女儿,超级喜欢青蛙。

接下来,他们在阿米加以及雅达利ST这样的个人电脑平台开发了两款游戏,可以算是名不见经传,但接下来的第三款游戏,便是让其名声大噪的《上帝也疯狂》初代。

其实游戏的英文名称《Populous》,也仅仅是人口密集的意思,但由于这款游戏,基本算是开创了上帝模拟游戏这个类型,即God game,所以中文名称被叫做《上帝也疯狂》倒也贴切。

而在《上帝也疯狂》二代发售到三代发售之间的这几年,牛蛙经历了许多波折,出的经典游戏,也的确风靡一时。或许也正是《上帝也疯狂》系列的成功,让他们坚定了一条创造与特立独行的道路吧。

其中在1995年的时候,牛蛙的发行商EA收购了这家工作室,这也并非没有缘由,因为在1994年的时候,牛蛙的创始人之一彼得·莫利纽克斯已经在EA担任副总裁兼顾问的职务,而他给公司带来的最后一款游戏,便是1997年的《地下城守护者》。

当时的电子游戏品类,不管从类型上如何划分,玩家们所操控的一方,大都是扮演英雄。玩家是勇者,拯救全世界,是正义的化身,这种思想根深蒂固。

而《地下城守护者》则完全相反,玩家所要扮演的是彻彻底底的反派,需要建造一个地牢,制造出怪物,然后避免被勇者们洗劫财物。游戏中的设定,处处都充满着新鲜感,比如某两种怪物性格不合,给他们放到一起,就会引来互相厮杀,当然这样给某只怪升升级也好。甚至是环境不适合这个怪物,其也会开始不满,破坏地下城的设施。还有的怪物,本身厌恶于某些事情,即便玩家下达指令,他们也有可能会拒绝执行。

当然,游戏里除了和英雄对立之外,还有其他的地下城主存在,而怪物们可不会有什么同阵营的概念,很容易就会爆发争斗,这都是需要妥善处理的。

而在当时,《地下城守护者》也拥有网络对战的功能,允许最多四名玩家同时对战,算是功能非常齐全了。

彼得·莫利纽克斯在《地下城守护者》这个项目中,除了撰写了游戏设计,测试台,可算是居功至伟,而在采访中,他说这个创意竟然是来自于一次交通堵塞。

这个游戏的主程序员Simon Carter则从1994年的年末开始进行开发,而游戏则是在1997年的6月底发售,据说Simon Carter大概编写了80万行的代码……

而稍早一点点的时候,牛蛙几乎是并行推出了其另外一款古灵精怪的游戏:《主题医院》。

玩家要运营一家医院,面对客人的各种疑难杂症,甚至是匪夷所思的要求,可谓是创意满满。

当然了,《主题医院》在开篇动画中,也不忘为《地下城守护者》造势,如果细心的玩家就可以发现,医生在玩的游戏,正是《地下城守护者》,而这框款游戏,也基本算是牛蛙公司在当年风靡全球的绝代双骄了。

而在1995年,GamePro就称牛蛙已经成为最具创新性的行业领导者,看来这句话,真的成为了牛蛙的志向,并一步步走向了辉煌。

可惜的是,这家公司在归入EA之后,也有些水土不服,在做出了《地下城守护者》之后,彼得·莫利纽克斯离开了牛蛙,创建了Lionhead Studios。而后其他对EA不太满意的牛蛙成员,同样离去,成立了Mucky Foot Productions,最终在2001年,牛蛙工作室被EA解散,划上了一个句号。

可惜的是,那些创意,那些倔强,那些和世界不一样的探索精神,牛蛙已经无法延续,而《上帝也疯狂》,《主题医院》与《地下城守护者》,便是这家特立独行的游戏制作公司,奉献给玩家们的最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