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落到山脚下,院子里一片漆黑,看不清他手里的生意。二叔把凳子搬回屋里。开灯,瞬间的光亮就像绑在头顶的小太阳,你的生意可以进行下去。突然,叔叔手里的竹竿、芦苇杆和葫芦充满了生机。我做了半个下午的鸽子哨,快好了。
我用手托着下巴,看着二叔借着灯光变出一根没有生命的竹竿和芦苇。
“我还没画呢。我画的话更好看。”他说。乡下人的淳朴是言语间掩饰不了的。
哦,鸽子哨,在农村被称为“鸽子蛋”、“鸽子钟”或“蜂鸣器”,是我埋藏在心底深处的乡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小时候划过天空的声音,我的家乡,我浪费或挥霍的岁月,一点一点在我眼前闪过。
当院子完全黑下来时,房间里弥漫着丝丝油漆味。二叔用调和漆刷圆鸽哨。画完之后,鸽哨真的看起来很精致,像秋天里一颗成熟的果子在枝头晃来晃去。
因为下午中间的雕塑,二叔自然很爱他的鸽子哨,有点沾沾自喜,但又怕我弄坏。
“把这个‘鸽子蛋’给孩子看,孩子喜欢。”二姨试图说服二姨夫。
“叔叔,让我仔细看看,听听这个哨子。”我围着二叔转了一圈。
“轻点,芦苇很细很脆弱,手一重就会被掐。”二叔再三催我,我怕我坏了。我拿了一个芦苇杆做的鸽子哨,仔细看着一根普通的杆在瞬间变成了蜂鸣器。即使有了生活的节奏,鸽子一飞,声音也是属于整个国家的。
外面漆黑一片,在房间里的光影下,大叔手里轻轻的调试声,让开灯的时候,院外的寂静显得嘈杂。半个下午的努力,只是为了鸽子一天的飞翔。
看着舅舅兴高采烈的样子,我开始想,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痴迷鸽子哨了?我知道,已经很久了,它源于我出生和长大的国家。乡村的记忆,不仅仅是庄稼、河流、老房子,还有广阔的乡村,还在于头脑中的声音和无声的储存。比如这只鸽子的哨声,那种响彻天空的清亮声音。
农民们一生都在土地上忙碌。土地不仅教人种庄稼,还让人练了很多手艺。那些看似不能换钱的工艺品,是岁月的大礼。既然土地教人生存,这里就有生存的门道。人一辈子就一门手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这里的热爱。
抱着这种想法,我二叔给我讲了我们家的事。
我曾祖父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民,但闲下来就喜欢哼几段梆子戏,而且唱得还不错。房子前后的人都非常喜欢它。可能是祖先遗传的。在我父亲那一代,他们几个兄弟或多或少都怀了一技之长。我叔叔会弹,会弹,会唱十八般武艺,还会画画。他的山水画远近无人能比。制作鸽哨的手艺自然也是纯熟的。我二叔务农半辈子,却擅长做鸽子哨。虽然四叔拉二胡拉了一半,但是在我们村小有名气。一曲《夜深》感动了所有的年龄层。我爸是老三,年轻的时候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他可以吹长笛和做鸽子哨。
秘书叔叔继续说道。
“陕北的鸽哨,可以用竹竿、葫芦、金哈密瓜、芦苇杆做成。做鸽子哨是个精细活,没耐心的人坐不下,鸽子哨的声音也不正。”开着灯,二叔说,我看到他的额头很亮。长年在田间劳作,额头被太阳晒出了深深的岁月纹路。
比起鸽哨,我觉得“鸽子蛋”这个名字更优雅。鸽子背上带着鸽哨,尾巴中间有一个圆形的。老祖先叫的称谓虽然土里土气,但是形象,说明和土地是连在一起的。为了这种“质朴的含义”,我常常独自袖手旁观窗前,面对阳光的温柔,寻找天空中飞翔的鸽子的踪迹。如果那些轻盈的姿势从头顶掠过,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永远不会让我失望,因为我听到了鸽子的哨声-空,那是悠长的,让辽阔的天空开出了一个声音的峡谷。在风中翱翔的鸽子是天空的精灵空,人们的心瞬间平静。
想想看,人类饲养的家禽中,鸡鸭鹅都太重了,飞不上天。比如只有鸽子,飞出去又飞回来,才能承载人们对天空的向往空。所以,那个鸽子哨,那个竹制或葫芦制的风琴——二连、三联、七尾子、九连灯、梅花七星、十三太保…穿过鸽子的脊背在天空中自由咆哮,完成了人们对空精神梦想的希望。主人放飞背上有鸽哨的鸽子时,是不是一起放飞了感情?
二叔说:“以前村里没什么可玩的。鸽子被用来挡胜负,讨乐趣。”我叔叔的话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输赢的规则是,鸽子的主人带着心爱的鸽子到对方的村子里,互相叼着对方的鸽哨放飞。如果鸽子能安全顺利的归巢,那它就赢了,否则,它就输了,代价是鸽子和鸽哨都要付出代价。输赢很简单,也很简单。成败在于鸽子的飞翔能力。我想,也许人类所有发明的初衷都是为了玩和娱乐。但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创造的元素一点一点的融入其中,让一个简单的想法变得不简单。这就是发明,发明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不知道最早是谁发明了鸽子哨,让鸽子带着它上天。在风的呼啸声中,成了人类感情最简单的宣泄。往前推,可能一千年。
舅舅的想象力,突然让我对鸽子哨产生了敬畏。我的一个朋友在生意上遇到了磕碰,有一段时间精疲力竭,情绪低落。他说,有一段时间,我真的很害怕回忆失败的日子,但是一直做噩梦。然而,当他纠结于过去的时候,童年养鸽的快乐又浮现在脑海里。“真的很奇怪,当我难过的时候,鸽子的哨声会把我从烦恼中唤醒,觉得生活原来那么简单,可是人们却把每一天都想得很复杂。”他说,眼神平静,像一朵饱经风霜的,在寒风中绽放。我明白了,是那只普通的鸽子哨子的声音让他的内心恢复了温暖和平静。谁知道,鸽哨的哨声也能治愈受伤的心灵。
有一年秋天,谷子、黍熟了,弯腰去大通县大王村寻找清朝名臣李的足迹。大王村李的遗风已所剩无几,但据说他生前种下的李树每年仍会开花,花香弥漫了翠屏山脚下的整个冬天。那个节日里我没有闻到满树的花香,却突然闻到山里的鸽子哨,擦着山头,响得很响。几只鸽子突然在蓝色空中一闪而过,在村庄的秋天里滑翔出一个美丽的弧线空。在脚下,我看到泉水轰轰烈烈地涌动,歌唱着,流向山的尽头。我从未见过鸽子哨声响起时天空变得更蓝。那一刻,世间的烦恼仿佛都得到了释放,只因为几缕鸽哨,心中再无其他杂念。
我不知道鸽子去了哪里,但天地间铺成的金黄色的小米,让大王村在那年秋天繁荣起来。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想起了大王村山里流淌的泉水,随着时间流淌。我也怀念鸽子在头顶飞过的轻盈。想必李生前一定很喜欢家乡天空中那缕缕的鸽哨。这是一首在一个几乎被遗弃的古老村庄里永远不会被打破的歌。
又是一个温暖的晚春季节,我去北京出差,住在川板胡同的一个小旅馆里。局促的房子只能容纳一个人转身,而古树参天的老胡同却安静异常,充满了时间沉淀的厚重。当晨光照亮天空的时候,巷子里,有人家屋顶上的鸽子早早就寝,咕咕叫着,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和哀愁。我知道,鸽子一定是起飞了,载着鸽哨,在北京的上空鸣响,在漫长的岁月里,响起古都的声音。
我,在一次临时的旅行中,因为黎明时鸽子的低语,突然感到一种孤独感。北京那个季节,春花怒放,柳絮却也惹人厌,整个世界都像落雪。木板胡同的鸽子声,让我在春日的柳絮中归心似箭。我想家了,想叔叔手里的鸽子哨。不管你走多远,不管你见过的风景和家乡有多好,你心里永远是美好的。这是你一生的眷恋和归宿。
(作者简介:徐伟,就职于山西大同云冈区文联。)
摘自:陕西文学大军,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