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齐集早期创业融资指南》。完整指南,请访问齐集创业社区精选内容。

VC的历史

我相信大部分人可能对VC了解不多,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VC(风险投资)。VC投资机构分为投资委员会和执行人。投资委员会决定是否投资这个项目。执行人,比如VP投资经理,主要负责联系你。

首先要了解一下VC。VC的历史其实很短。这个概念诞生于1965年左右,到现在才不到60年。

中国第一代职业VCS基本都是企业VC,都是公司,比如软银,其实是日本领先的电信和传媒公司;另一个例子是IDG,实际上是美国媒体集团报业集团。Naspers Limited南非报纸的全资子公司MIH投票支持腾讯。那时候大家都是企业VC。

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5年以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风投行业是在2005年前后逐渐兴起的。当时硅谷所有的风投都在讲中国故事,于是在2005年和2006年成立了一批风投。其中一些是外国品牌授权。比如红杉资本最初创立于美国;像GGV,全球基金;;也有一些在内地成立的品牌,但基本上都是有美国背景的。这是第一批VC,其实到今天也没多少年,时间还比较短。

第二阶段是2005年至2014年。一些VC合资企业在中国成立,比如红杉。后来这些基金都成立了独立基金。

第三阶段是2014年后新一波基金的出现,类型很多。基本上这些风投的第一代、第二代的人成长到一定程度,独立出来,就陆续成立了第三代、第四代基金,历史超过20年。

VC的商业模式

VC经常问创业者的一个问题是“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有人想过VC的商业模式吗?VC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行业。

在这一行,VC赚的钱叫carry。比如VC的投资人给VC 2块钱,VC变成12块钱,赚了10块钱。赚到的10块钱,VC拿到2块钱,是20%的carry,然后他会向投资人收取2%的管理费。

管理费用于维持基金的日常运转,包括出差、看项目、招人等费用。这个管理费是根据基金的规模来确定的。基金规模100元的话,差不多每年2元。

VC行业有什么特别之处?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说业务2:8分配,也就是说20%的人赚80%的钱。风投行业更是特殊。现在是2:98,2%的VC赚了98%的钱。

基本上,风投的生意经常被描述为“射星捉金鱼”。你可以认为市场上大部分风投都是亏损的,只有极少数是非常盈利的。另外,你今天看到的主流基金,大部分都是双币。基金的大小基本决定了单笔投资的多少,因为他们管不了的项目太多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在风投行业,你要投资一个大项目才能赚钱,这也是风投喜欢大项目的原因。

VC的投资金额

此外,基金还分不同币种,包括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每个人对风险的偏好、资金的持有期限等可能都不一样。这涉及到几个问题,比如现在在投哪些人民币基金,投哪一期?规模如何?现在是哪一年?基金的规模会直接影响VC投资的项目数量和项目所处的阶段。

举个例子,如果我的基金是100亿人民币的基金,我不太可能只投100万人民币在一个项目上,因为那样我要投很多项目,我根本管不了。如果我的基金很小,比如说3亿,那我就投不了大项目。因为比如我投资一个项目3亿,风险太大。

基本上一个VC基金投资20-30个项目,除了规模,你可以大致知道他单笔投资多少钱,这是现阶段VC的偏好。比如你的项目正在筹备天使轮,你找了一个300亿规模的基金,那么他投你的概率基本为零。

VC的组织架构和决策链条

VC里的组织架构你也要了解一下,标题比较简单。全职员工从分析师开始,分析师上到投资经理,投资经理上到副总裁。注意VC没有总裁,副总裁上到董事总经理,再到合伙人。

合伙人也有两种,一种是投委会的,一种不是投委会的。投资委员会是最终决定投哪个项目的决策机构。每一个加入投资委员会的人都将拥有决定是否投这个项目的关键一票。还有管理合伙人,他们负责整个基金的管理。大概就是这几类头衔,当然还有实习生。

很多创始人可能觉得我应该找个合伙人来谈融资,但事实并非如此。找伴侣不一定成功率高。因为一般来说合伙人一年看不到多少项目,基金里最有动力的人其实是VP。

有的基金会分为高级投资经理、投资经理、VP。这些人推项目的动力最大,因为他们想赚钱,想升职,所以他们推项目的动力最大。

上面合伙人看的项目基本都是他们推荐的,因为合伙人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不想做筛选项目这么累的事情,所以往往是VP和投资经理冲在前面。

所以,请不要说我见不到投资经理和VP就见partner。我觉得没这个必要。你跟投资经理和VP关系很好,真正了解项目,让他们真的觉得你的项目不错,使劲推你的项目。这是正确的方法。

VC内部工作流程

其实VC的内部流程并没有那么复杂。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主流的VC流程。当然,有些基金可能会有一些偏差,但大多数品牌VCS的流程都是这样的。

他们会先跟你见面聊。

经过多次见面和第一次聊天,还挺有意思的。回去后会做一些行业调研,让实习生分析一些数据报告。最后他们发现这个行业真的很好,市场也挺大的。你还行,整体感觉还不错。然后再约一个时间,在他的办公室和他谈。

就这样翻来覆去聊几轮以后,他确认了自己的感觉。

确实各方面都不错,行业发展很快,公司定位很好,竞争对手很少。这个行业和基金的整个投资策略也是匹配的,那么他可能会提出一个IC会议,一般是周一的例会。然后他会讲这个项目。他会说你的公司怎么样,他为什么感兴趣,他会给你定什么价格。

过会完了之后,他们就会出一份Framework Agreement框架协议给你。

所谓框架协议,主要是用来定价的。有些基金可能要求锁定或者其他要求,这些要求都是协商空。

不要以为我们不能谈,因为框架协议没有法律效力,其主要功能是定价,所以框架协议是可以商量的。

比如他要求把你关90天。你觉得这个时间太长,不合理。然后你可以告诉他,我的项目很受欢迎,我还要去见其他投资人。我最多会锁三个星期;或者说当初,你从来不锁定,你说不锁定我就可以签。我接受了这个估值,但也不能排除。我得去见其他投资者。说说也是可以的。如果谈不拢,可以退一步说,你的独占期理论上不应该这么长。三个星期足够你做出初步判断。

在你签了这个Framework Agreement之后,他就会involve尽调了。

尽职调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LDD、FDD和BDD。最好的部分是基金内部人员做的,有些是第三方做的。

LDD和FDD分别是legal和financial的缩写,也就是它会有一些财务和法律上的调整。LDD和FDD通常由第三方完成,如会计师事务所或律师事务所,他们会做一些简单的财务和法律调整。而VP或者投资经理,甚至基金合伙人,他们会做一些业务层面的调整。

业务主要是跟你参考面试。可能是你的导师,你的前老板,你的前同事,然后面试你公司的高管,你的客户,甚至你的竞争对手。

所以你可以提前做好准备,看看比如这个基金之前有没有投资过和你类似的项目,或者有没有投资过特别熟悉你所在行业的投资组合的项目。

如果是这样的话,重要的是看有没有你认识的朋友可以介绍你,这样你可以先和他建立联系,至少避免他在VC说你坏话,因为VC去调的时候会咨询很多专家。

在整个尽调都结束了之后,他还会上一次会。

在这个会上,他会把他在DD过程中发现的信息和新的信息结合起来,包括第三方发现的信息,然后做一个投资备忘录,就是投资备忘录,然后向投资委员会汇报,这个地方其实是这样的,我们有了新的发现。有的可能更好,给你加分;有的可能会发现你说的和实际情况有出入。

基本上,你在他们还没尽力之前跟他说的话,他都会假设是真的。投资委员会将根据DD流程中的发现进行另一轮讨论,然后进行投票。如果会议又结束了,那么基金基本决定投资了。

过会了就开始准备签协议了。

基本上,有两种类型的协议,SPA和SHA。

SPA、股份购买协议、股权收购协议;沙,股东& # 39;协议,股东协议。

签了之后,我就差不多等着赚钱了。但是要特别提醒大家,在你正式收到钱之前,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随时都有可能掉链子。

等待钱到账以及对创业者的启示。

我觉得创始人不应该掉以轻心。在钱到你的账户之前,我觉得创始人要密切关注整个过程的进度,管理好你这六个月的现金流。

从我以往的经验来看,从开始融资到最后把钱转到银行账户,整个过程平均需要6个月左右。当然,有些市场快一些,有些慢一些。这是从你第一次见投资人到投资人对你感兴趣并实际把钱转到你账户的平均时间。

VC行业的同质化竞争及给创业者的启示

同质化竞争现在是很多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VC经常问创始人的一个问题是,你是如何差异化的?但是VC其实还是挺同质的。风投行业有句FOMO谚语。所谓FOMO就是害怕错过,也就是说VC害怕错过独角兽。

因为就像我刚才说的,VC其实是一个2:98的生意,所以所有的VC都不敢错过大项目,因为大家都在指着赚大钱。根据科学数据,你想做的大事和你想做的小事的成功率差不多,两者都很低。

比如,你想做一笔大生意,你可能觉得拿出来就可以了。因为你的out本身可能就很小,一拿就没了。所以VC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很喜欢大项目的,但是大项目很少,所以他特别害怕错过这个机会。

所以我说作为创始人,首先你的故事一定要大。当然,我不是鼓励人们吹牛或说谎。我觉得说实话是创业者必须遵守的规则。我说的“大故事”是指你通过你的思维规划出一条路,一条真正能做大的路,然后你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跟投资人谈了。

投资有多难?我之前做过一个调查,我筛选出了市场上所有市值超过20亿美元的项目。然后我发现平均这些项目每年过去的融资节点,一年大概是12个机会。你什么意思?意味着作为一个VC,你投资一个20亿美元的项目,然后成为一个20亿美元公司的融资方的机会,大概是一年12次。

然后我计算了投资市值超过20亿美元然后退出项目的平均概率。VC行业一年有5000多个成功的融资机会,你把12除以5000,差不多就是2.4‰。投资市值超过20亿美元然后退出项目的平均概率是2.4‰。

那我为什么用20亿美元作为观察的标准?因为一个20亿美元的项目的收益几乎可以回报给一个基金,尤其是那些小基金,基本上单个项目就可以覆盖这个回报。但这个概率很小,只有2.4‰。也就是说你每投400个项目,就能有20亿美金的好项目,所以VC这个行业真的很难,这也是为什么VC要投大项目,因为他的精挑细选。

本文摘自《仙境早期风险融资指南》。如需完整指南,请访问仙境风险社区的内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