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程序/直接服务的江湖互联网是一个江湖,各家有各家的活法。如果按照使用频率和单次使用时长来划分,大概是这样的:
(不同用户不一样,这是我的分法)
在这个世界里,右上角是生态,左下角是小黄人。每个应用程序都尽力提高其频率和持续时间,因为:
频率×持续时间=总时间
总时间越长,看的广告越多,卖的商品越多。
好戏来了。他叫applet(微信,支付宝),也叫直接服务(小米)。江湖游戏变了。
右下角的墨迹天气是工具App里的老枪。用户每天打开一次,每次看一眼的方式让他很头疼。“你是怎么推销广告的?」
为了赚钱,他把一堆新闻放在【天气】下面,设置了一个【时间和场景】的UGC系统,提高停留时间。我还在我的页面上放了一堆广告入口。
这也是工具类app的常见玩法,利用内容增加停留时长,通过购买广告谋生。大的自己卖,小的连上集成墙和网盟。
小程序来了,墨迹天气很尴尬。他想了想,还是做了自己的小程序。
“不知道,其他天气app也会出来!」
墨迹天气又变得清爽简洁了,但也损失了广告收入。依靠墨迹等工具app提供流量的积分墙业务也到了油尽粮绝的时候。
通过小程序,融入各种生态系统,并与之融合,可能是各种工具类app最后的命运。
饿了么、大众点评,是交易类app的领导者。
交易App也是广告业务,但与工具不同,人民广告本身是一种服务。“黄记给了很多钱,我就把他放在沙县小吃前面。”所以小程序对他们影响不大。反正用户总是“需要的时候买,用完了就走”。
同样,还有一款新闻资讯类App。
左上角的豆瓣App表面上自成体系,幕后却是一个高低帮。
高低帮擅长的是高频低毛利和低频高毛利;高频吸引用户,低频赚钱。
比如豆瓣,电影分频是高频,电商是低频。作业帮助,题目搜索高频,讲课低频。
就连在小区经营超市的王大爷也悄悄加入了高低帮。“我买4块钱一斤的鸡蛋,亏了两毛钱。每人限购2斤,老太太们来找我买鸡蛋!这是高频。如果我提高其他低频商品的价格,难道我就没有利润了吗?」
小程序一来,高低帮就面临一个重大选择:要不要把高频部分做成小程序?
做,之前的生意就断了;你不做,其他公司做,你连高频的市场地位都保不住!
所以只能做了,结果高频部分变得更有品牌价值了。“好像豆瓣评分挺好的,还是下一个豆瓣App?」
最后,我们来看看右上角的大佬们。微信和支付宝都推出了自己的小程序。小米也推出了直达服务。
微信在做小程序的时候,很多人争论微信要做入口,App Store的生命就毁了。废话。微信不想改变他的生活,他只想保护自己的生活。
对他们来说,小程序是更完善的生态+更多的变现方式。
前段时间很多人喊微信的小程序商城想改变淘宝的生活。各位,早在小程序商城出现之前,像Zan这样的工具就已经很齐全了。如果我们想要革命,我们早就革命了。
抢淘宝生意的不是小程序,而是微信官方账号+微博。
淘宝本质上是一个广告平台,充满了广告位。因为控制了展示逻辑,淘宝可以决定用户买什么。
但现在,微信官方账号的一条推文,微博红人的一条微博,都会带来成吨的交易。商家不用找淘宝打广告。淘宝的广告收入被砍掉了一大块。
书到此,客官可能会说:你太邪恶了。微信小程序出来半年了,你也没见有什么大动作。
因为微信是克制的。
根据访问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搜索
但是微信不着急,别人着急。
二、厂商的逆袭
着急的人是厂家。
微信是一块大肥肉,50%用户使用市场90分钟/天。所以体量大的小米和华为直接把刀伸了出来。
小米发布了类似小程序的直达服务。相比微信小程序,直接服务要大胆激进得多。
小米直达号程序——入口,长按聊天中的关键词,就可以唤起相应的小程序。华为的做法类似。
这让微信很不爽,出来嫁给华为。我自己都不愿意碰“和朋友聊天”这块肥肉,你呢?
但“门户”的做法并不影响用户体验,也不涉及用户的隐私。毕竟是用户主动按的,呼气。所以微信的防守有点弱。
不快乐的真正原因无非是利益。厂商动了微信舍不得动的蛋糕。
这可能是厂商反击的开始。以前在微信里,微信本身就是老大,想屏蔽谁就屏蔽谁,逼着淘宝做密码。现在,厂商说跳到谁,就跳到谁。
门户对于App的江湖意味着什么?
1、多花一笔钱
猫眼电影说:“我得让用户下载,所以我花钱了。”我擅长UGC影评。本来用户应该是微信聊天后来找我看影评的。结果你现在就是电影片名。我该怎么办?」
入口意味着服务随时可用,也意味着App下载的意义被弱化。app要花更多的钱购买长按跳转的服务,但也获得了更多的流量。
2、范围不大
门户网站搞竞价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每个领域都会和一个App达成深度合作,类似于JD.COM &微信。
3、微信反制
微信不会置之不理,很可能会通过技术或诉讼发起反制。表面上是数据之争,实际上是话语权之争。
三、运营的活法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变了,经营方式也变了。所以最后说一下小米直营对运营的影响。
看完这部分,你就明白小米的直营服务有多牛逼了。
运营三件事:创新、推广、防损。
1、拉新
小米直达号服务不需要下载注册,用户系统可以直接引用小米账号,直接跳过下载、打开、注册等步骤。
这意味着对于MIUI上拉的场景,比如浏览器下载、app store下载,直接服务可以直接省去三层漏斗。ROI应该提高多少?
2、促活
小米直营服务支持推送,送推送是最简单最常用的生活推广方式。
小米直营服务入口,只需长按文字,即可立即获得智能结果,一步到达目标内容。
这样不仅缩小了漏斗,还增加了使用场景。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朋友告诉你“小手牵着小狗”很好看,你可能只是说:哦。但是现在可以按下呼出豆瓣评分,查明星和评论。豆瓣多了一天的工作。
想想看,不仅仅是微信,未来还有短信、聊天、浏览器,随时随地都可以叫出直接服务,从而改善产品的日常生活。
就算是图片,毕竟小米图片识别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从图片中识别阿玛尼包,跳转到淘宝页面,并不难。
只有在这里你才会明白为什么微信总是说“用了就跑”。因为在合适的场景下,用户还会再来。
3、防流失
与微信的拘束不同,用户退出小米直达号服务时,系统会提示生成快捷方式,保证用户的留存。
更妙的是,当用户卸载App时,系统会提示用户在桌面保留对应的直接服务入口。
只要你不讨厌App,只是觉得不常用,占用内存。用户更有可能保留直接服务。
这简直救了低频App的命。
比如携程,我每次买机票都会下载,用完就删。但是下次买机票的时候觉得麻烦,或者没有wifi,可能会找别的App解决。同时,在卸载过程中,携程无法推送我任何活动通知。
用户残忍到连直接服务都不保留怎么办?
别担心,我们也有定制的短信。短信风格、按钮文字、短信界面底部按钮都可以自定义。
这种基于场景的短信会大大提高召回的转化率。比如下面这个(我编的):
4.用户画像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用户是什么样的人?这是运营的首要问题。
而且所有的直营服务共用一套小米账号体系。这意味着小米可以用自己的数据帮你做用户画像。
这样可以解决太多问题。
比如我想搞一个增值服务。为了让大家体验,我只能自己出补贴,给每个用户发红包。最终,我得到了一些忠实的付费用户,但我也白白给了薅羊毛很多钱。
没办法,我一开始无法精确建模单个用户。
但是小米可以。基于MIUI数据,他比我们更清楚谁是屌丝,谁是爸爸,谁是羊毛党。这可以留给我大量的金钱、资源和精力。
同样的逻辑,支付宝会因为支付宝有信用数据而深度绑定共享部门。
小米和支付宝是未来的数据公司。
四、最后
小程序和小米直营的时代,是移动互联网的收割时代。
江湖游戏变了。巨头制定了规则,开放了能力,创业者在巨头的生态中寻求新的机会。
这个时候操作一定要紧跟,新的玩法一定意味着新的加成,就看你能不能找到了。
#专栏作家#
孙金龙,微信官方账号:金龙聊运营(ID: Tiku App),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专注运营方向,欢迎更多交流。
本文原载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