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网游的历史,大概要追溯到千禧年之前(关于那款网游的百科资料已经找不到了)。还在上小学的时候,第一次和同学跑进巷子里新开的网吧。那时候的网吧和现在的没法比,连店主都会在门口挂一个类似街机游戏门口的蓝色门帘。我在学校也上过电脑课,所以对电脑操作并不陌生。我们开的第一个游戏叫《吞天地》。至于什么版本,现在不得而知。大概是讲一个网游少年去网吧玩游戏的时候莫名其妙被吸进了三国的游戏世界,于是开始了他的魔幻之旅(这个故事!)。
当然,现在想想,我真的很弱智,但对于当时的自己来说,我终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关于网络游戏的利弊,各方人士各抒己见,但当时还是有很多贬损的评论,无非就是BlaBl影响学生学习。时间过去了那么久,现在的我已经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莽撞少年了。偶尔想想自己小时候的游戏史,无非是一种能让人一笑而过的怀旧感。我想说的就是那种感觉。
游戏界一直有一个奇怪的角色。他们不是主角,却经常出现在玩家的视线里。他们什么都不做,却总觉得自己在完成最重要的使命。如果你现在看到这里,你会想到什么?作为游戏界的金牌配角,史莱姆一直占据榜首。当然,如果非要和它竞争的话,我只能想到小妖精,但毕竟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长得丑的小妖精除了让座别无选择。
史莱姆多年来一直以萌萌的脸蛋和胖乎乎的身材深入游戏玩家的心中。他们可能是胖乎乎的世界里最受欢迎的族群。但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软胖子曾经是一个凶残的怪物(大家:PIA!)。
1#:目前公认的粘液形象。
早在1953年,美国作家约瑟夫·佩恩·布伦南撰写并出版了短篇小说《粘液》,这个怪物就这样诞生了。当然,知名恐怖作家HP Lovecraft在他的恐怖小说《疯狂的群山》中已经提到了一种形态不定的人造生物,而这种生物也被后人认定为早期史莱姆的前世。1958年电影《变形虫吃人的恐怖》中出现了红色变形虫从泰泰空飞来,这是一种水滴状的恐怖生物,也被定义为黏液的一种。此外,早年的许多小说和影视作品中也出现了大量类似的无定形黏液状生物。史莱姆军第一次挥舞着大旗涌入人们的视线。
2#:恐怖小说-疯狂的山脉
当然,这些恐怖怪兽不仅限于电影和小说。在互联网和计算机不发达的早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款桌面角色扮演游戏(TRPG)和《龙与地下城》(D&D)。在这款红极一时的派对游戏中,史莱姆可怕的身影也出现了。他们经常住在黑暗的天花板上,每当有生物经过,他们就会突然袭击。
想想都可怕!小时候最怕看恐怖片。记得有一部关于病毒感染的香港电影,吓得我睡了好几天。长大后,我不再害怕这些东西,但我不能把它们和只是可爱的史莱姆联系在一起(心塞!)!
3#:早期科幻作品中的史莱姆形象
许多年后,电脑游戏开始产生和发展。当时的游戏模式大多是RPG,于是世界上第一款RPG电脑游戏《巫术》诞生了。我对美式RPG不感兴趣,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世界观太宏大太宽广,让我这个玩家很难融入游戏剧情,演变成了单纯的打怪物升级爆炸装备的戏码,虽然这个原因在大多数人看来会很蠢(世界观无法理解)。),但仅此而已
《巫术》从《D&D》中吸收了很多游戏模式和内容,史莱姆也自然而然地被搬到了这个游戏中。1986年,日本游戏公司在美式RPG的基础上,制作了第一款日式RPG《斗龙(ドラゴンクェスト)》,这是一个被后人称为“国民RPG”的系列游戏,总共有十几款作品以及大量的衍生作品。也就是你现在经常看到的史莱姆,在这部作品中扮演的是一个初级怪物,也就是低级的经验宝宝,高级的时候一脸不爽不得不扮演的角色。在此之前,史莱姆的形象已经出现在日本游戏设计师远藤雅信义设计的游戏作品《迷宫塔》中。在这款游戏中,只是换成了球体,以初级怪物的身份出现,也掀起了以史莱姆为初级怪物的风潮。
4#:勇者斗恶龙里的史莱姆
推动这种转变的因素有两个:第一,《勇者斗恶龙》当时的游戏平台不是电脑,而是FC(红白机)。以FC为游戏平台,首先要考虑画质。FC的总发色是52种,但最多可以同时显示13种颜色。所以基于此很难建立一个吓人的黏液模型,所以设计师在这里采用了一个可爱的卡通形象。
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但这部作品当时的人物设定是——鸟山明(龙珠粉,加油!)。因为是鸟山明,我不会解释为什么我采用了这样的形象。
5#:左图为鸟山明的卡通设计;右图为游戏总监佑司挖井的设计。
史莱姆这次出道和以前不太一样。漂洋过海来到日本后,他改头换面,在众多玩家的注视下迅速走红,以至于在《勇者斗恶龙》的后续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史莱姆角色,甚至整个“史莱姆系”都进化了。这些包括粘液(スラィム),融化的粘液(メルトスラム)和魔法粘液(マジ゜).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也正是从这里开始,史莱姆不再是低级的经验宝贝,也开始成为勇士们的艰难之路。
我们似乎见证了高帅屌丝逆袭致富的感人历程。平庸平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甘愿如此平庸平淡。
6#:巨大的黏液氏族。
第一次对史莱姆有好感大概是在网游冒险岛的时候。作为一款横版网游,在3D爆炸的那个年代,我觉得有点怀旧。我太喜欢这种怀旧的感觉了,对于8位游戏还是爱不释手。即使现在3D技术熟练了,我还是喜欢在APPSTROE里搜索那些像素游戏。
史莱姆在勇者斗恶龙成功后,终于确立了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还出现在我初中喜欢在电子词典里玩的魔塔里。在这部作品中,黏液变成了一种球形的弱小生物。在世界著名的卡牌游戏游戏王中,也有史莱姆的出现,它在这款游戏中以八种形态出现。
7#:魔塔中的史莱姆形象
在2005年发行的2D动作角色扮演游戏《地下城与勇士》(DNF)中,史莱姆是以“无尽祭坛”中的BOSS“史莱姆之王”的身份出现的,而《魔兽世界》中的“泥怪”则是公认的史莱姆。
甚至在国产游戏作品中,都能看到史莱姆的身影。在《仙剑奇侠传》的第一、二代作品中,已经出现了蓝色黏液,但在这里他们只是扮演了打酱油的角色。
8 #:DNF的黏液形象
无数的史莱姆也会出现在沙盒游戏《《我的世界》》和《塔拉瑞亚》中,但是在这种不在乎经验等级的沙盒游戏中,看到它们真的很可惜。
当然不仅仅是游戏作品,很多年后的电视屏幕上也再次出现了slime。2011年,由山田孝之主演的魔幻喜剧《勇者破城》模仿RPG游戏《勇者斗恶龙》中的冒险形式,将游戏角色形象改编成电视剧。),这份工作当年成绩斐然,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在宿舍笑得前仰后合。够了!
9#:因资金不足,《猛士闯魔都》中的塑料黏液。
刚满60岁的史莱姆,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丑八怪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可爱偶像。他们可能只度过了人生的十分之一,但见证他们出生的人可能已经离开了。我常常想,如果这些不知疲倦的在游戏里走来走去的NPC有生命,他们会感激那些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人。
我们在这里走来走去只是为了见证下一个战士的诞生,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