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4年,日本为寻求出路,企图在中国开辟东亚大陆最后的作战路线,实施“一号作战”计划。路线横跨河南、湖南、广西三大区域。在这场战役中,衡阳保卫战是整个战役的第二阶段。负责保卫衡阳的将领是国军司令方先觉。他率领的第45师只有1.76万人,却要抵挡住11万日军的围攻。他们围困了这座城市 47 天。最终,方先觉只能宣布投降。但在后人眼中,他依然是抗日英雄。这就是原因。?
被军校开除,还得做一番事业
方先觉,他从小就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条件。他启蒙于私塾,受儒家思想熏陶,成绩也很好。1924年考入上海法正大学法律系。那时,他立志成为一名律师。后来,他在大学里接触到西方新思想,深刻体会到三人原则的客观性,逐渐产生了革命思想。. 后来,他决定弃笔从军。经过层层筛选,他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三期的学员。半年时间转正,编入步兵二旅五队。
1925年11月,某军营挪用学生伙食费。方先觉知道后,对这种人恨之入骨,带头殴打了军区。学校知道后,将他开除。他在寒窗苦读,终究一事无成。他被学校开除,但他并没有颓废。他决心想办法摆脱困境。离开军校后,他被介绍到3师9团侦察队。他一路晋升,9月出任少校3营营长,并很快参加实战——三河坝战役,成为新编69师营长。
1933年全英雄守城战,日军进犯热河。方先觉随第83师北上前线。不幸的是,他在与日军激战4天的过程中受了重伤,但他始终坚守阵地。伤愈后,他南下。1935年6月,方先觉被授予陆军少校军衔。不久,他进入了中央军事学院高等教育班。在校期间的方先觉勤勤恳恳全英雄守城战,不忘虚心请教。经师长李玉堂批准,后升任陆军步兵中校。
实力悬殊却无退路
1944年,日军在华形势日趋严峻。他们指望发动“一号行动”,打通进攻路线。为了拿下衡阳,他们抽调大量军队集结在城外。方先觉率领的第14师进驻衡阳,没过多久,就收到了蒋介石的密电,上面明确写着:你们只需要坚持两个星期,就可以完成任务!他深知这项任务的艰巨性。日军出动了十一万多人,空中还有空军配合作战,而他手上只有不到两万人。他知道自己无法守住这一战。但是也要拖住日军。
1944年6月23日,日军强渡涞河,战斗打响。日军以多欺少、飞机轰炸、大炮轰炸、毒气袭击等方式,对守军官兵展开全面进攻。满地都是。
7月11日,日军再次投入15个步兵旅。在炮火掩护下,45师一次次冲锋,一次次被击退。如此反复的拉锯战持续了十几回合,双方都损失惨重。此役过后,45师伤亡4000余人,但剩下的部队连连都不完整,至少都经过了整编。
原本以为可以短时间攻克的衡阳城,久攻不下。日军大怒,只能继续在衡阳增兵。这个时候,方觉仙已经知道,衡阳失守已是必然,因为他们的援军迟迟无法抵达。伤亡人数一直在上升。衡阳城内的第十军几乎全军覆没。还有8000多名伤员无法抢救。走吧,伤兵呢,一旦日军拿下衡阳,他们必死无疑,我不能丢下他们。千钧一发之际,军长方先觉给军委发了最后一封电报:下辈子见!然后他准备用枪自杀,幸好被副官及时击落。这时,师长周庆祥对方先觉说道:“师长,我已经以您的名义投降了。”
提出三个条件保护一方
方先觉被迫打开城门,宣布投降。因为他知道,身为守军,弹尽粮绝。他拼尽全力,带领部队坚持了47天!军委交办的任务已经完成。
虽然是无奈之举,但为了保住将士们的性命,方先觉也向日军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确保幸存士兵的安全;二是及时救治、安葬牺牲战士。三、守城兵未出衡阳城。激战了这么多天的日军,也是身心俱疲。他们不想再打了,就接受了这些条件,以礼相待。他们都认为他的正直是高尚的。
结语
方先觉选择投降,并不是贪生怕死,更不是懦弱的举动。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全城百姓和8000多名伤员的性命。更重要的是,他奋战守卫衡阳城47天,超额完成了国民党军委交给的任务。他是抗日英雄,是我们后代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