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活跃于吉林政坛的地方民族政权有两个,一个是高句丽,一个是渤海。 经过不断扩大和发展,高句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公元668年,唐朝灭了高句丽。 高句丽作为一个地方民族政权,一直维持了705年,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是罕见的。 公元698年(武则天圣历元年),吉林历史上第三个地方民族政权渤海国建立。 建国229年来,渤海国经济社会全面振兴,被誉为“海上强国”。 公元926年(唐天显元年),渤海国被契丹人打败灭亡。
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冠丘坚征服了高句丽。 高句丽民族及其政权存在7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中原各朝代有过接触和战争。 尤其是曹魏统一北方之后,与高句丽爆发了著名的战争,这就是冠丘坚的两次东征。 公元244年(曹魏正始五年),魏齐王派幽州刺史关秋俭率数万骑兵首次征伐高句丽。 高句丽王座宫指挥两万大军迎战魏军,被魏军击败。 冠丘坚乘胜长驱直入,一举攻下了宛都城,并烧毁了皇宫。 魏公携妻逃走,关秋俭还乡为师。 但这次征服并没有让高句丽屈服。 公元246年(曹魏正始七年),关秋俭率军第二次征讨高句丽。 关秋俭分南北两条路向高句丽进军。 魏公听说魏军来了,慌忙逃走。 魏军追击,斩杀高句丽官兵三千余人。 魏军将士奋勇作战,千军万马如席,大败高句丽军。 经过一年多的战斗,魏军大获全胜,冠丘坚回朝。 关秋俭两度攻打高句丽,给高句丽以沉重打击。
高句丽拥有辽东后,国力大增。 公元435年,高句丽连王派使者北魏,双方相安无事140年。 北燕灭亡后,高句丽的势力迅速波及整个辽东地区,并以社会经济基础较为发达的辽东为首都,取得了与中原王朝发展关系的主动权。
隋朝四次征战高句丽。 进入隋唐之后,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中原王朝的统一和强大,高句丽独霸辽东、独霸东北的战略格局被打破。 高句丽与中原王朝,和平与斗争并存,摩擦纷争不断,甚至战乱不断。 从公元598年到613年的15年间,隋朝与高句丽进行了四次战争。
第一次战争发生在公元598年(隋开皇十八年)。 高句丽鹰扬王率领一万多骑兵攻打辽西。 颍州刺史魏崇虽败退,但隋文帝龙颜大怒,下令三十万大军从水陆两路攻打高句丽。 颍阳王在强大的隋军面前瑟瑟发抖,立即派使者到隋朝谢罪,并自称“辽东世元”。 然而,陆隋军离开临榆关(今河北省山海关)时,正值雨季,道路泥泞,军粮供应困难。 再加上军队受到疫情的困扰,战斗力直线下降; 船沉入海中,官兵伤亡惨重,隋文帝被迫休憩。
公元611年(隋大业七年),隋炀帝以高句丽不服臣礼为由,下令征伐高句丽,开启了隋朝对高句丽的第二次战争。 . 次年正月,隋朝调集国军,分为左右12军。 隋炀帝亲自担任统帅,率领百万大军开赴高句丽。 同年三月,隋炀帝指挥大军进军辽水西岸,高句丽大军死守辽水。 隋军先头部队渡河登陆东岸。 激战后,被迫退守西岸。 数日后,隋军成功架起浮桥,顺利抵达对岸,歼灭高句丽士兵一万余人,将辽东城包围。 由于高句丽守军惯于拖延兵力,隋军久攻不下辽东城,导致隋军数十万被困在辽东城内,无计可施。 六月,隋炀帝亲临辽东督战,命30万大军越过高句丽城池,向鸭绿水进军,并配合水军攻打平壤,距辽东30里。平壤。 高句丽军佯装求和,隋军将士身心疲惫,粮草耗尽,只得撤退还军。 高句丽军趁着隋军撤退的机会,从四面八方包围了隋军。 隋军边打边退,高句丽军乘胜追击。 宫后隋军左屯卫将军辛世雄战死。 隋军大败。 八月底,隋炀帝下令撤军。
公元613年(隋大业九年),隋朝第三次对高句丽宣战。 隋军渡过辽河,数万高句丽官兵迎战。 被隋军击溃,逃入城中守备。 隋军逼近辽东城。 经过20多个昼夜激战,双方伤亡惨重。 隋炀帝见辽东城久攻不下,派兵缝制布袋一万多个,每个布袋装满泥土,修筑一条宽三十步的玉良大道。高如城墙,造八座圆塔。 汽车开进了城市。 就在隋军即将攻城,辽东城危在旦夕之际,溧越尚书杨宣威在溧阳造反隋朝。 隋炀帝大惊,只好下令撤军。 隋朝对高句丽发动的第三次战争再次失败。
公元614年(隋大业十年),隋炀帝连下两道命令,发动了隋朝对高句丽的第四次战争。 七月,隋炀帝驾车前往辽河西岸的怀远镇,但此时大部分征召的士兵并没有如期到达集结地。 由于长期战乱,高句丽国力日渐式微,军队士气低落。 在这种情况下,隋炀帝向高句丽宣战。 在隋军的强大攻势下,高句丽无力再战,向隋军投降。 隋炀帝见他挽回了前次失败的颜面,便随恩师回朝。 隋炀帝回朝后,请高句丽荥阳王高渊进朝,高渊不从。 隋炀帝下令葛丹将军准备再战高句丽,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隋代四次征伐高句丽,战火烧遍高句丽大部,高句丽经济严重受损,城乡凋零,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 高句丽的繁荣从此衰落。
高句丽政权的灭亡 高句丽政权建立以来,与中原王朝的历代统治集团有友好的一面,也有敌对的一面。 唐朝初年,李渊与大臣商议对付高句丽的宏图说:“高句丽以(汉)四州为据。” 这是唐朝对待高句丽的一个基本原则。 公元626年,李世民即位。 在唐朝政权稳定、国内稳定的情况下,唐太宗李世民反对唐高祖保守的民族政策,对周边地方民族政权发动军事行动,以巩固边疆、安抚民心。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二月,太宗李世民率领10万大军征讨高句丽。
他率领6万大军从辽东攻打高句丽; 另一路,法务部尚书兼平壤路行军总管张良率领4万水军,500艘战舰,从水路进攻高句丽。 李世民亲自率领预备役部队在幽州指挥。 水陆两军对高句丽形成夹击。 五月,唐军渡过辽水,出兵辽东城下。 七月,唐军先后攻克玄都、盖木、辽东、白岩、北沙等10座城池,置辽、盖、兖州安抚百姓。 这一战,高句丽士兵阵亡4万余人,高句丽人7万余人被转移到大陆。 公元647年和648年(贞观二十一年、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先后两次出兵东征。 鉴于高句丽在山上筑城,易守难攻,他以小股部队进攻,以消耗高句丽军队的兵力。 公元660年(显庆五年),唐高宗派大将苏定方率领10万水军实施“灭高句丽,先诛百济”的战略方针,一举消灭百济,建立郡县,县、驻军。 这样一来,高句丽虽然失去了外援,但也对高句丽形成了夹击。
公元668年(宗章元年)九月,辽东兵团道行台长兼安抚使李
他指挥唐军发起总攻,一举攻克大行城(今朝鲜咸兴府西南)。
联手向鸭绿江边的高句丽大营发起猛攻。 高句丽守军拼命抵抗,唐军却奋勇作战,突破高句丽防线,乘胜追击200余里。
他率部攻城,包围了平壤城。几天后,李
一举攻陷高句丽王都城平壤,高藏王投降。 经过20多年的连续征战,唐朝终于消灭了高句丽,收复了辽东。
吉林第三个地方民族政权渤海国建立于唐代至五朝初。 渤海国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 渤海国很早就接受了唐朝的册封,与唐朝保持着“车叔本氏”的关系,并积极向唐朝学习。 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渤海国的建立与唐立国以后东北政局的发展密切相关。 隋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席卷全国。 大贵族李渊及其子李世民乘势攻打长安,于公元618年建立了李唐王朝。 唐朝建立后,开始加强对各族边疆地区的统治和管理,将东北部分地区划归颍州都督府管辖。 渤海开国的直接起因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发生的瀛洲事变。 唐朝任命的颍州刺史赵文惠嚣张跋扈,欺压契丹等少数民族。 契丹发生饥荒时,都城颍州不顾契丹人的生死,给予救济和慰问。 颍州刺史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契丹民众的强烈反抗。 公元696年,颍州发生大规模武装起义,杀死颍州刺史赵文惠,占领颍州。 颍州事件震惊唐朝,武则天立即软硬兼施应对,但没有奏效。 契丹起义军首领齐齐仲祥之子大佐荣起义抗击唐军。 大作容骁勇善战,善于用兵。 他率领的劲旅在天门岭之战中大败唐军。 大佐荣率起义军继续东进,终于到达太白山(即长白山)安定下来。 公元698年,大作容“倚荒远,建国自称镇王”,并“建城居住”东牟山(山子山城,敦化市西南)。 这里是渤海国早期的都城,历史上称为“故国”。 旧州是渤海国初期的统治中心。
渤海国经济 渤海国幅员辽阔,依山傍水,良田起伏,资源丰富,加之政局稳定,积极学习中原,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
农、牧、渔、猎兴盛。 早在石器时代,渤海的先民就开始种植粮食。 渤海建国后,十分重视农业,建立了专门从事农业的大农寺,并派员到长安学习唐代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 渤海五千里肥沃平原被大面积开垦,农业得到空前发展。 铁器在渤海的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铁股的出现。 渤海农业已从“均耕”(两人并肩耕)进入耕耕阶段,用牛、马等大型牲畜拉犁。 农业。 使用铁制农具和牛,省工省时,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和集约化耕作,提高农业生产力。 渤海人民打破传统,成功引进大米。 当时,日本人认为“渤海地区的土地极其寒冷,不适合水田”。 但渤海人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北纬43度的牡丹江图们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成功种植了水稻。 水稻种植的历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渤海盛产水果,“马鲁图梅”、“乐游梨”驰名当时。
畜牧业在渤海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渤海人“喜养猪,食其肉,喜穿其皮”。 饲养牲畜是渤海故乡人民的传统经济活动,特别是渤海的先民历来重视养马。 渤海国建立后,仍保持着繁育的传统,尤其是马、牛的繁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渤海的马,不仅用于生产、作战、运输,还作为“商品”出售,作为“贡品”进贡唐朝。 马成为“贡品”和“商品”后,推动了渤海养马业的大发展。
渤海国东临日本海,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水产丰富,渔业相当发达。 渤海捕鱼分为海钓和河钓。 早在南北朝时期,渤海故里的人们就乘着更大的船只驶入日本海,到远方海域捕鱼。 捕获的鱼类有鲸鱼、鲻鱼、凤尾鱼、螃蟹等,其中以螃蟹最为著名。 到了渤海,渔业有了较大发展,可以捕鲸了。
“大家都擅长射击,都以射击和狩猎为业。” 渤海时期,广袤的荒野和森林中到处都是珍禽异兽。 “蒲玉鹿”、“太白山兔”是渤海著名的特产。 尤其是今吉林省农安地区的扶余州,森林茂密,是鹿群栖息繁衍的好地方,也是渤海人狩猎的好地方。
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渤海国建立后,所产产品除当地百姓消费外,大部分进入市场,由商人运往各地销售,生意兴隆。 公元713年(唐玄宗开元元年),渤海与大陆经唐廷批准开始商品贸易活动。 双方开展货物运输业务,进行“市场交易”。 为加强和促进与渤海的商贸往来,唐朝在青州(今山东宜都县)设立渤海博物馆,管理与渤海的商贸往来。 渤海在与唐朝开展贸易活动的同时,积极发展与日本的商业往来,逐步形成了从中原经渤海到日本的“东北亚丝绸之路”。
工艺品种类齐全。 手工业是渤海州的重要经济部门之一。 纺织、陶器、建筑、造船、皮革加工、粮食加工、制盐、印染、服装、乐器等生产无所不在,几乎涵盖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渤海纺织业历史悠久。 早在汉代,肃慎人就开始“以猪毛为布料”(《肃慎国记》)。 渤海最发达的纺织业是麻和丝织,著名的亚麻产地是仙州(今吉林省和龙县西古城)。 生产的“仙洲织布”是渤海名牌产品之一。 用蚕丝生产的“龙州丝”和“窝州棉”是当时的名产。 瓷器生产是渤海手工业繁荣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市出土了大量渤海瓷器及瓷器件。 这些瓷器和瓷砖色彩斑斓隋唐雨季,坚固而坚硬。 渤海陶瓷工业规模大、品种多、制作精、造型美、应用广。 陶器包括碗、盘、碟、壶、壶、盒、瓶、壶、碗、缸、砚台、瓜沿罐、器盖、鼎器、灰陶异形盘等,以及釉陶,如琉璃壶、琉璃陶罐、琉璃鼎器、琉璃陶盖等。这些琉璃陶器制作精美,造型优美,生动独特。
渤海国文化 渤海政权建立后,在继承和发展自身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盛唐文化,逐渐形成了灿烂的渤海文化。
教育。 早在公元714年(唐玄宗开元二年),渤海王大佐荣就“招收弟子六人”。 这是渤海派出的第一批留学唐都长安的留学生,也是渤海率先发展教育的重要举措。 此后,历代渤海诸王均派弟子到唐朝求学。 像李居正、李永超、高守海、谢初清、赵晓明、刘宝钧、高元固、吴增度、吴光赞父子等赴唐求学。 他们学成归国后,都成为善于治理国家、稳定国家的栋梁之才,比如“任尚书”的李居正。 渤海重视普及教育,建立了相应的教育机构和各类学校。 周子监设在中央学府,是主管教育的最高学府。 设立文录院,管理书籍典籍、撰写墓志铭、庆贺祭祀等,并设立国子学等中央学堂,以及算术、法学、书法、医学、航海、和天文学,仿照唐代。 无论是去唐朝留学的留学生,还是在中国接受教育的学生,他们所学的都是《诗经》、《尚书》、《周易》、《礼记》等儒家经典。 》、《春秋》和《论语》。 .
文学。 在唐代文学和诗歌的影响下隋唐雨季,渤海的文学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出现了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 诗歌尤其占有重要地位。 渤海诗有五言诗、七言诗、七绝、乐府。 当时最著名的诗人有王孝濂、杨太石、高景修、史仁珍等。 如王小濂《出云府致二使书》诗云:“南风海路连归思,北雁引旅情。”文采斐然。 ,情感真挚,堪称“语言优美,宛如大唐韵味”。 王小濂的另一部佳作《赋德山花戏遍亭,遣二使引客长三》说:“香草春花甚艳,初开似含笑。主人每天爬上去,及时向客人献爱心。 这首诗是为纪念友人而写的,文笔流畅,文学造诣很高。又如渤海副使杨太石,公元795年在日本期间,夜间听到邻家女儿捶打衣服的声音,忽然思乡,有这样的诗句:“别国不相闻,今异乡闻。” 不知彩杵轻重,不知青砧平不平! 怜惜弱汗,深知玉腕多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对弱衣女子的怜惜,对异域风情的感慨。渤海诗歌的发展深受唐诗的影响,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的作品通过各种渠道传入渤海,渤海的许多达官贵人经常在正是由于渤海人民积极学习吸收唐诗的优秀成果,渤海诗歌才在较高的起点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享誉海内外。
此外,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等也是渤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渤海人创作的《渤海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一朵瑰丽奇葩。 渤海音乐对日本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 公元740年,渤海使姬振孟赴日本演奏渤海乐曲,引起日本朝廷的高度重视。 日本派人入渤海学习渤海音乐。 后来,渤海音乐成为日本宫廷音乐。 渤海的雕塑艺术以石雕和陶雕见长。 近年出土的石龟,头前伸,双目直视,四肢蹬地。 浑厚沉稳,形象浑厚,栩栩如生。 形象地体现了渤海雕塑艺术古朴大气的艺术风格。
渤海国民俗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特别是在唐代,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备的礼仪体系。 公元737年,渤海王大秦茂遣使入唐,撰写《大唐礼仪》(《大唐开元礼》),全面学习和接受唐代礼制。 渤海国历代君王与唐朝交往,无不恪守君臣之礼。 在唐代礼制的影响下,崇尚礼仪、效法唐制成为渤海国社会的普遍做法。 在外交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有学问、有礼仪的人,屡受嘉奖。 渤海人除了遵守上述礼仪外,还有一些民俗。 例如,女性在正式场合敬礼时,以敬礼代替跪拜等。
渤海人的生活习俗别具一格。 例如:服装。 早在魏晋时期,渤海人就处于原始阶段。 ”冬季,以猪油涂身,以御风寒;。。南北朝至隋唐,渤海人结婚时,“女子穿纱笼,男子穿纱笼。猪皮裘皮”。“猪皮毛”是经过加工制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渤海地区随着纺织业的发展,已能生产粗布、细布和丝织品。渤海人一般穿庄重工整的粗布衣服,完全改变了原来“衣猪皮”或尺布遮阴处的状态。皇室和上层贵族多穿丝绸、缎子,或穿经过精细加工的裘皮服装。渤海人非常重视渤海妇女,尤其是上流社会的贵妇,开始使用铜镜,佩戴金银耳环、指环、耳环、金簪、手镯等。 首饰。 这些华丽首饰的佩戴和使用,尽显女士们的雍容华贵。 渤海妇女还将天然铁矿石磨成粉末,用作美容美白的化妆品。
渤海人有采摘的习俗。 最典型的采摘习俗是挖人参。 人参是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喜生长在土壤肥沃、气候寒冷湿润、排水通风良好、半阴半阳的林坡上。 在长期的采人参实践中,渤海人探索出了一套采人参的方法或程序。 分别是:放山(进山采人参)、呼山(找到人参时通知同伴)、穿笼头或马绳(在人参上系红绳)、下跪(祭祀山神),挖人参。 这种采摘人参的习俗形成了长白山的采摘文化。
渤海国与唐朝的关系 渤海国自建国以来就与唐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堪称中原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上的典范。 但博与唐的关系也并非一帆风顺,一波三折。 公元696年,漠河人为摆脱朝廷控制,参加了契丹人发动的反唐起义。 武则天因安抚乞求思碧玉等人失败,出兵征讨漠河人。 武则天意识到以武力征伐并非良策。 为稳定东北边疆局势,必须实行绥靖政策。 公元705年(唐神龙元年),唐朝派遣钦差张兴济前往渤海国慰问大作容。 大作容知道,与唐氏对抗是有害无益的。 When Zhang into the old (near today's City), Da the and his . The Tang court Da as Zuo and King of Bohai . Since then, Bohai State has a state of the Tang .
After the death of Da , his son Da Wuyi came to the , and the Tang Da Wuyi to his . After Da Wuyi , he tried in vain to the new of China after . After Tang saw 's , Tang Ting was . Tang began to pay to the and the Bohai , and the of using to rule . A of of the Tang Da Wuyi, so he his Damen Yi to be the chief and his uncle Ren Ya to lead the to Mohe, an ally of the Tang , first. But , an . Da Wuyi, who had Tang , was and loyal to Tang, and did not want to be an enemy of Tang. He not to Mohe Tang . , Da Wuyi 't to it and on his own way. Da Wuyi the order, but when he led his to the , he stood still and wrote a to Da Wuyi to his . Da Wuyi was after the , so he sent his elder Yixia to Damen Yi, and to kill Damen Yi. After the news, Damen Yi fled to Tang . Damen Yi's made the Bohai Sea's heart , and the of Mohe had to end . In 732 AD (the 20th year of Tang ), the sent to the Bohai to unite with great arts to the Tang . saw that the time had come, so he his into two to war on Tang. On the one hand, Zhang led a navy to (now , ), and on the other, he Madu (near today) by land. The Tang army first went to to the Bohai Navy, and then used to build a four miles long and three feet high to block the Bohai Navy's . Then, Tang sent Damen Yi to lead to from the land, and at the same time sent Gao Yan and He to join with the army to Bohai. The Bohai Navy was by and was . With great arts, they made an " form" and to Tang. Tang was very . On the one hand, he out the of , and on the other hand, he his . Since then, Bohai State has paid to Tang many times. Da Wuyi died of , and his son Da to the . In the Tang , Da was the title of Zuo , King of Bohai , and of Huhan .
the , the of the by was , and the the Bohai and the Tang a new stage of . to , from 738 to 793 AD, there were as many as 52 such as to the Tang by the Bohai , and the Bohai and Tang was even . The "Anshi " and the Bo and Tang. the , Da calm and a when the was . When the "Anshi " was about to , Da took the to send to the Tang to his for the Tang , which was and by the Tang .
The Bohai and the Tang have close for a long time, to the that they do not each other. The poet Wen of the Tang once a poem to his , Dashi of Bohai (), in which he wrote: " the of are heavy on the sea, there is a of Che . Sheng Xun to the old , and the best are in China. rises, and the sails reach the dawn. Nine gates are , and back is the end of the world." It means that the two of us live far apart, we are in a after all; the with is going back to Bohai , but your poems will to be here; we by the River, and the the to the place where the glow rose. Chang'an, the of the Tang , has a , but it is a pity that the has left and to his . In the poem, " the of are heavy on the sea, the of cars and books" the of the Tang and the Bohai Sea as the same with "the cars are on the same track, and the books are on the same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