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三国的“去苏联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他们纷纷要求清除过去与苏联的任何瓜葛和记忆,包括移除苏联时代的城市纪念碑。继立陶宛之后,爱沙尼亚日前也要求清除全国范围内的苏联纪念碑。爱沙尼亚总理卡娅·卡拉斯16日表示:“我国政府已决定从爱沙尼亚的公共场所移除苏联纪念碑。作为镇压和苏联占领的象征,它们已成为日益加剧的社会紧张局势的根源——在这些时候,我们必须将公共秩序的风险降到最低。”她还表示:“苏联时代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将被移入博物馆,不拆除。我们试图尽可能地保留,以便后代可以从这些痛苦的教训中吸取教训。”

说两句,现在波罗的海三国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清除苏联时代的记忆,也是如何对待这些国家在历史上跟纳粹德国之间的丑陋历史问题。目前在这些国家被高调宣传的民族英雄中,很多是反抗苏联的人士,同时他们也是纳粹分子。这就非常奇怪,他们一方面想在集体记忆中删除苏联的影子,另一方面树立起来的先进典型,却往往跟纳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已经被反俄情绪吞噬了理智,竟然想到了为纳粹分子歌功颂德。这不得不说是历史的悲哀,他们的历史真的荒凉到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吗?乌克兰的情况也是这样!

【三国正式组建“反美联盟”!巴基斯坦手握核武,这下美国麻烦大了】

自国际社会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后,美国一直稳居世界榜首,其经济、军事实力毋庸置疑。然而,美国一直以来奉行霸权主义,在全球横行霸道,其恶劣行径引起众多国家的不满。如今,美国已经自顾不暇,却仍然坚持对他国发难,就在这一关键时刻,三国正式组建了“反美联盟”,大批要员齐聚一国首都,其中一国还手握核武,这让不少外界人士猜测:美国大势已去?

如今美国的日子并不好过:军事基地突发大火事故,在恶劣大风天气的“推波助澜”下,火势失控,向四周蔓延,导致军事基地被烧毁,33位附近居民被大火吞噬,7000多名居民流离失所,美国可谓流年不顺,本土彻底乱成了一锅粥。就算是焦头烂额之际,美国仍然不忘对其他国家的制裁,强行推行霸权政策,压榨别国。

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组成的“反美三国同盟”,已经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进行了三方会谈,形成了以土耳其为中心的“反美同盟”。据三国给出的一致说法:联盟是为了应对可能存在的敌人,不过中心议题,是表达对美国的不满。另外,虽然这三个都是中东小国,但形成的联盟力量是很可怕的。

事实上,土耳其自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加入了由美国发起的“北约”组织,几十年的时间里,土耳其为北约组织鞍前马后,换来的却是一些内部成员国的排挤。久而久之,土耳其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产生了众多不满情绪。为了打响“反美”第一枪,土耳其还对外公布了自己采购俄制S-400的军购计划,得知消息后的美国非常愤怒,但土耳其并不以为然。

此外,印度和巴基斯坦长期就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争议不断,在此期间,美国一直私下售卖给印度各种先进武器,而巴基斯坦军购的F-16战机却迟迟不肯发货,这也让巴基斯坦对美国充满怨言。且该国手握核武器,因此,不少人猜测,若是美国触犯红线,“反美联盟”极有可能会动用核武对付美国。

按理说,这三个国家中,最不应该反对美国的应该是阿塞拜疆。但在纳卡冲突中,土耳其给阿塞拜疆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导弹支援,两国已站在统一战线。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就算美国综合实力强大,但是面对三国组成的同盟还是很心虚的,美军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188年,刘焉上奏汉灵帝:“陛下,再这样下去,恐怕会天下大乱,大祸临头啊!”汉灵帝刘宏大吃一惊,问刘焉:“爱卿何出此言?”刘焉接着说道:“如今,州刺史、郡太守贪污腐败,鱼肉百姓。百姓生活难以为继,多处发生民变。如果不做改变,朝廷的威信恐怕不复存在。”灵帝追问道:“倘若真如爱卿所言,那该如何是好?”刘焉等的就是这句话,立刻回复道:“臣以为应该挑选清正廉明之士,任命为州牧,然后派到各个州查办不法官吏,整顿吏治。若能如此,方可安定天下!”灵帝听完有些犹豫。刘焉又说道:“臣不才,愿去交州为陛下分忧,望陛下恩准!”对于刘焉的提议,灵帝暂时难以决断,命改日再议。

刘焉回到家中,侍中董扶前来拜访。董扶开门见山说道:“您想找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为何不找个更加有利的地方呢?”刘焉暗吃一惊,没想到董扶已经看透了自己的意图。刘焉接住董扶的话说:“董大人莫不是要拆穿在下的计划?”董扶哈哈大笑,说道:“大人多虑了,我怎敢坏大人的好事?我是想助大人一臂之力。我观天象,发现益州有天子之气。益州与交州相比,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为何要舍弃肥沃的益州而选择贫瘠的交州呢?”刘焉顿时觉得豁然开朗,重谢董扶,决定去益州发展。

自从上次刘焉向汉灵帝提出“废史立牧”的提议之后,灵帝一直左右摇摆,未做决断。恰在此时,并州刺史张壹、凉州刺史耿被杀。益州又传来消息,刺史郤俭横征暴敛,使百姓对朝廷怨念很深。在这种情况下,灵帝批准了刘焉的建议,并封刘焉为益州牧,命他前往益州缉拿郤俭。另外,灵帝又任命刘虞为幽州牧,刘表为荆州牧,贾琮为冀州牧,前往各州,整顿吏治。

刘焉前往益州的路上,由于道路不通,暂时滞留在荆州。此时,益州又传来消息。在绵竹一带活动的黄巾军头目马相、赵衹聚集被沉重徭役压迫的百姓上万人,先杀死绵竹县令李升,然后又攻破雒城,攻入益州,杀死了刺史郤俭。马相等人不肯收手,继续侵略蜀郡、犍为郡,并自称皇帝。

值此危难之际,益州从事贾龙组织军民奋起抵抗,马相被击破。叛乱暂定以后,贾龙迎接刘焉入益州。刘焉将治所迁移到绵竹县,并任命贾龙为校尉,将他迁到绵竹居住。对于之前参与叛乱的人,刘焉采取怀柔政策,转为己用,意欲图谋大事。

当时,张鲁的母亲长得漂亮,经常与刘焉的家中有来往。刘焉便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一起率军攻打汉中太守苏固。张鲁占领汉中后,处死张修,斩杀朝廷派来的使者,利用“五斗米道”首领的身份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刘焉以“米贼”作乱阻碍交通为由切断了与朝廷的联系,脱离了中央的控制。

为了在益州树立威信,刘焉又借故杀了益州豪强王咸、李权等数十人。这一举动令犍为郡太守任歧和校尉贾龙感到不安,二人开始对刘焉心存芥蒂。

190年,天下诸侯会盟讨伐权臣董卓,刘焉选择拥兵自守,拒不出兵。即便如此,董卓也没有对刘焉坐视不理,他派司徒赵谦率军队前往益州说动贾龙攻击刘焉。贾龙将赵谦的话告知任歧,二人一拍即合,合力攻击刘焉。结果,贾龙和任歧被刘焉击败杀死。赵谦深知自己不能独胜,便撤了兵。

随着在益州的势力越来越稳固,刘焉志得意满,野心也开始快速膨胀。191年,刘焉命能工巧匠制造乘舆车辆一千多辆(只有皇帝才能有的排场)。荆州牧刘表上表举报刘焉谋反,汉献帝派留在朝中的刘焉之子刘璋前往益州问候刘璋,刘焉趁机将刘璋留在益州。

194年,刘焉尚在朝中的长子刘范、次子刘诞与征西将军马腾密谋进攻长安,计划泄露。马腾逃走,刘范、刘诞被处死。刘焉闻知二子死讯,伤心欲绝。恰在此时,绵竹又爆发大火,刘焉的城府被大火吞噬,所造的车舆也全部烧尽,刘焉被迫将治所迁移到成都。治所和车舆被烧,令刘焉怀疑是不是天意要惩罚自己。这种怀疑和担忧渐渐演变成恐惧,成为压死刘焉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终,刘焉在丧子和恐惧的双重打击之下,背疮发作,一命呜呼。

刘焉虽死,可是他提出的“废史立牧”的政治主张对东汉末年时局造成的影响却长远地存在下来。“废史立牧”的主张,造成了各地割据军阀的形成,州牧不再受朝廷的控制。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刘焉为汉朝灭亡“贡献”了很大一份力量。#头号周刊#

【刘备绝地逃亡】刘备将四万士卒分成四十多个营盘,分别驻扎在沿途的山上,排成一字长蛇阵,煞是好看,但是没有什么用。酷热的天气让士气高昂的蜀汉军队萎靡不振,整日躲在树荫下面乘凉。繁茂的灌木和树林让整个山岭变得密不透风,严重的阻碍了视线。

 

陆逊的一场大火烧遍了整个蜀汉大营,漫山遍野的大火吞噬了驻扎在山上的营寨,蜀汉士卒们在火光中哀嚎,山下是严阵以待的刀枪剑戟,走投无路的蜀汉士卒挣扎在火光之中,要么被砍死,要么被烧死,实在受不了的人纷纷跪地投降。

 

刘备的处境更加不乐观,岌岌可危。陆逊这次突袭的重点就在刘备身上,期望一举擒获这位蜀汉皇帝,拿下整个益州,以获得不世奇功。

 

大火烧起来之后,刘备在众将士的守护之下登上了临近的马鞍山,山周围部署了大量的军队。陆逊亲自率军将该山团团包围,步步紧逼。被大火烧得一塌糊涂的蜀汉士卒哪里是这些以逸待劳的东吴军队的对手呢?在陆逊军凌厉的攻势之下,蜀汉的防卫很快土崩瓦解,要么被烧死,要么被砍死,战死了一万多人。

 

眼看守不住这座马鞍山,刘备连夜再次逃亡。为了阻挡陆逊军的进攻,士卒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交通要道和险要地段焚烧大量的铠甲兵器,隔断了东吴进攻的道路,从而让刘备得以逃上白帝城。

 

这次战役让刘备损失惨重,为了掩护刘备逃跑,在马鞍山一战中大约有一万多人战死。许多尸体塞满长江,顺流而下。#三国历史##夷陵之战#

《三国演义》里的很多情节,我们知道是虚构的,但这些内容的确很精彩,逻辑上也说得通,读者就认可。但这里面有一处描写,个人认为比较无厘头,过于刻意,那就是汉中之战描写曹操多疑。

曹操多疑吗?自然是多疑的,他的经典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就产自其因多疑而误杀吕伯奢一家的惨案中。之后的漫长岁月里,曹操多疑的案例也层出不穷,著名的“梦中杀人”,以及崔琰、杨修、华佗之死都源于多疑。

但是多疑不见得就是缺点。作为一个政治家,曹操成天生活在尔虞我诈的斗争漩涡当中,如果没有多疑基因,老早就被吞噬了。另一方面曹操还是军事领袖,自己也是“兵不厌诈”的老手了,老去诈别人,当然也要防着别人诈,所以需要多疑。

但是小说里汉中之战这一段,却把曹操的多疑演绎成了“多疑多败”,这显然是太绝对了。这中间有些桥段,甚至有“强行解释”的嫌疑,让人看不出人物这么做的目的。

就比如蜀军渡过汉水以后背水结营,就很让人看不懂。为什么要背水?就为了让曹操起疑?曹操确实起了疑,不敢有什么举动,然后呢?蜀军并有后招,给人感觉就是只要能让曹操起疑就已经获得了战斗的胜利。

况且诸葛亮还是一个“一生唯谨慎”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去走空城计这样的险招(这里既然聊小说,就姑且认为有空城计这回事儿),现在在汉中战场上蜀军并没有处于万不得已的绝境,诸葛亮为什么要用背水结营这种危险动作来换取曹操起疑这种微薄的回报?

后面的情节依然很奇怪。两军交手了,蜀军刚和人家一照面就掉头狂奔,军器物资丢了一地。曹操起疑呀,他怕有诈,下令不许捡。这里曹操的决策难道不值得称赞么?“丢物资-敌人捡-己方反攻”的鬼主意他曹某人早年是用过的,这里别人对他用,他怎么可能上当。

但到了作者笔下,却成了诸葛亮料定曹操多疑不敢捡。蜀军确实趁着魏军愣神的空档又杀了回来,获得了胜利,但,这已经是曹操的最优解了,他如果不下令禁止捡物资,显然要败得更惨,那诸葛亮得意个啥?

作者这么写,主要还是为了衬托刘备这个钦定主角的光环,当然历史上的曹操确实有这种性格也是作者有底气往这方面创作的一个原因。

但曹操的多疑,多半不是娘胎里带出来的秉性,而是后天养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来,《三国志》在介绍少年曹操的时候只说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没有提多疑不多疑。当然,我们可以理解“机警”是多疑的基础版,多疑是“机警”的进阶版。

但毕竟机警和多疑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真正让曹操从机警变得多疑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吾预知当尔,非圣也,但更事多耳】。什么生性多疑,什么料事如神,“但更事多耳”,不过是经历的多罢了。

的确,曹操经历得太多了。

董卓入京为非作歹,曹操拒绝与之合作,在中牟被抓,侥幸逃脱;五年后,曹操父亲被小人张闿杀害;同年,张邈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三年后,张绣降而复反,曹操的长子曹昂遇害;又三年后,董承等密谋衣带诏事件;同年,袁曹翻脸,官渡之战打响;七年后,曹操征乌丸,【时寒且旱,杀马数千匹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

这还只是曹操前期当英雄的经历,后期当了奸雄,又有多少经历。

无数次的背叛,无数次的绝地求生,一个个亲人的逝去,一位位战友的离开,凝结成这么一句“但更事多耳”,也造就了曹操的多疑。

但曹操就是曹操,这位中国历史上最难分析的人(个人认为没有之一),一面毫不遮掩自己的疑神疑鬼,滥杀无辜,一面又宽松大度,菩萨心肠。

魏种背叛他后被生擒,他说【唯其才也】;毕谌忠孝难两全想要离去,他说【卿老母在彼,可去】;得到属下与袁绍私通的书信,他又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所以,什么是多疑?什么又是信任?曹操到底是多疑的人,还是不疑的人?一句话根本没法定论,小说的一个章节也根本没法定论。都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要放在性格如此多重的曹操身上,一千个人眼中怕是要有一万个曹操了吧。

#三国人物# #曹操#

史学家:她才是中国第一位女皇帝,一直女扮男装,把臣民都欺骗了

话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中国政权更替最为频繁的一段时期,长期的封建割据与连绵不断的战争,使我国这一时期的文化发生了众多的变化与影响。

当然,也因为这一段时期的历史记载太过复杂与难读,多个朝代共存,或者政权更替过快,政权分裂过于频繁,所以鲜有人宣传与了解。大家都了解唐宋元明清,却对南北朝这段历史知之甚少。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南北朝时期的北魏。

拓跋珪,又名拖把开,字涉珪,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人,鲜卑族。他是北魏王朝的开国皇帝。

他是一位明君,亦是一位暴君。

他励精图治,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推动鲜卑族政权步入封建社会,完成了开朝立代的伟业。

但在执政晚期,他沉湎酒色,且嗜爱吸食毒品寒食散。刚愎自用,猜忌多疑,暴虐残忍,不睦兄弟,更是以杀人为乐,只因想起昔日的不满,便要诛杀大臣。

他对汉武帝崇拜与模仿近乎痴狂。他根据汉武帝死前杀钩弋夫人的事迹,立下了“子贵母死”的规矩——即后宫妃嫔,包括皇后,谁的儿子被册封为太子,谁就要去见阎王。

因为这条规矩,北魏皇帝的后宫们都惶恐度日,谨慎行事,不敢与皇帝轻易同房,生怕怀上皇帝的龙胎。谁先生下了大儿子,大儿子就很有可能被册封为太子,那么,离自己的死期也就不远了。

令人唏嘘!放到当代社会来看这条规矩,是多么的惨无人道,为什么母亲生下自己的小孩之后,不能看着他长大就要被迫离世?

然而,在这样的规矩下,北魏传到了第九代皇帝的手上。他就是宣武帝元恪(拓跋皇室后来改汉姓元)。

元恪原与皇后于氏诞有一子元昌,却不幸在三岁的时候夭折了。

原本相安无事的后宫一下子炸开了锅,太子夭折,自然又要再生一子才行,又要轮到某位妃嫔牺牲自己的性命了。

后宫的氛围就像一根绷紧的绳,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对待皇帝的态度也是宛如冰山,妃嫔们没有一位愿意与皇上同房。

纵有后宫妃嫔三千,竟也沦落至快要断子绝孙的境地!皇上实在窘迫至极。

就在如此窘迫境地之下,一位胡姓的女子站了出来,她视死如归地说:“堂堂天子怎能没了子嗣,怎可为了一己之私而断了皇家的血脉呢?”

虽说如此,但胡氏为了进宫受尽了阻挠。但宣武帝被胡氏的一番话打动,对她感激涕淋,并排除万难,终于把她接进了后宫,使劲宠幸,这才有了身孕,诞下一子元诩。

宣武帝喜出望外,加封胡氏为充华嫔。元诩三岁时,被册封为太子。遵照祖训,胡氏就要遵循“子贵母死”的规矩,被赐死了。但宣武帝对胡氏的感情太深了,实在不愿处死她,宁愿遭受上苍的惩戒,也要铁了心把“子贵母死”的规矩给废除!

元诩五岁那年,宣武帝似乎真的遭到了祖上的惩戒,生了一场大病,三十三岁病故。他唯一的儿子元诩继承了皇位,胡氏则顺势成为了皇太后。

皇帝年纪太小了,根本无法揽下北魏大权,胡太后临朝称制,把小皇帝当作了傀儡,实际掌握了国家大权。

胡太后乃一庸人,没有读过书,缺乏见识,就一庸妇人。但胡太后享受到权力之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她兴建宫殿、佛寺,蓄养男宠、面首,挥霍无度。一时间,上下朝野乌烟瘴气,纲纪大乱,民不聊生。

十四年后,孝明帝元诩长大成人,开始着手收回皇太后的权力。权力就像一个深渊,吞噬了人性,再也不能从中抽身,胡太后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盘算着该如何杀死自己的儿子。

但年纪轻轻的孝明帝元诩还没有子嗣,国不可一日无君,元诩死了,若无后人继位,胡太后也不好操弄权势。

就在这时,孝明帝的潘嫔刚好有了身孕,于是胡太后日夜盼望着潘嫔诞下太子的那天。苦等九个月之后,仿佛上天也知道了胡太后的险恶用心,潘嫔生下一女孩而非男孩。

胡太后急了,她目光短浅,脾气粗暴,害怕再等下去会节外生枝,会被元诩收回权力,她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那就是欺骗天下的人!她偷龙换凤,对世人宣称皇子降生。

这样,胡太后的计划便得以实施,她成功毒死了自己的儿子,立潘嫔诞下的公主为帝,这样,中国第一位当皇帝的女性就诞生了。

好景不长,女皇帝在位的时间很短,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胡太后终究是瞒不下去了, 她迫不得已,下诏书宣称潘嫔生下的是女儿,并立了元诩的外嫡元钊为太子。

但你以为这样天下人便买胡太后的帐了吗?知道这一消息之后,

北魏将领尔朱荣大怒,几日之后,率大军杀进了京师洛阳,发起了历史上有名的“河阴惨案”,处死了胡太后和小皇帝元钊,为北魏王朝衰败与灭亡鸣起了丧钟。

汉末三国,明明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乱世,却为何会有那么多人对其推崇备至,那是因为在这个生命随时都可能被吞噬的乱世中,人们把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极致,三家合纵连横、计谋层出不穷、人杰数不胜数,四世三公与织席贩履一起逐鹿天下,市井之辈与皇亲贵重并肩作战,每家都有明君、有忠臣、有谋士、有良将、有背叛、有经典战役、有以弱胜强、有功败垂成、有少年英杰、有老当益壮、有绝代国色、有人鞠躬尽瘁、有人鹰视狼顾、有名传千古的壮烈、有流芳百世的奇谋。

这个乱世里出现了后世君主梦寐以求的大臣、出现了兵败生死亦能封神的大将、出现了文韬武略完美结合的君主,这个时代汇聚了你能想到的所有故事的要素,如此纷扰复杂两千年来绝无仅有,这些传奇人物在短短数十年里正面交锋,创下故事无数,然而在这个宏大故事的结尾,那些在初期殚精竭虑,全力以赴的英雄豪杰,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没有一个是最终的胜利者,“是非成败转头空”这句话在司马炎登基那一刻显得格外刺眼,接近两千年时光里泱泱中华风流人物如繁星不可计数,但能被后人记住的名字又有几个。

五百年后仍有人感慨那个时代魏武用兵仿佛孙吴,一千年以后仍有人遥想那个时代有公瑾雄姿英发,一千五百年以后仍有人认为那个时代的孔明乃是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明明都是一群“失败者”却没有后世那种自哀自怨的调子,一曲哀歌却唱成了战曲,人们不是喜爱死亡和战乱,而是感怀那些在洪流中逆行的理想主义最后的余晖。

假如没有了三国这一段历史,我们就看不到仁德之刘备、认不出文学之三曹、识不得飒爽之周瑜,草船借箭、曹冲称象、刮目相看这些典故都将不复存在,时间其实可以检验一切,十几岁背诵《出师表》的时候是一种感觉,三十几岁细品《出师表》的时候是一种滋味,五六十岁领略《出师表》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种感慨,那么推崇三国的理由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