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真的是狼的天敌吗?它为什么要对狼群痛下杀手?

在白俄罗斯纳里博吉森林里,独来独往的猞猁竟然对群居的狼大杀四方, 它也因此被称为“屠狼机器”。

然而猞猁的体型远不如狼,它真的是狼的天敌吗,为何要对狼群痛下杀手?今天我们便来探索背后的秘密。

你对猞猁和狼有哪些了解?

猞猁外形似猫,但比猫大得多,属于中型猛兽。身体粗壮,尾巴极短,通常不及头体长的1/4。

猞猁为喜寒动物,基本上属于北温带寒冷地区的产物,即使在北纬30度以南,也是栖居在寒冷的高山地带,是分布得最北的一种猫科动物。

猞猁是一种离群独居、孤身活跃在广阔空间里的野生动物,是无固定窝巢的夜间猎手,常见于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擅于攀爬及游泳,耐饥性强。

猞猁的主要食物是雪兔等各种野兔,因此大部分地区的猞猁数量会随着野兔数量的增减而有所波动。

狼的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擅长快速以及长距离奔跑,除南极洲和大部分海岛外,分布全世界。

狼喜欢群居生活,在狼群中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一群狼的数量正常在7匹左右,也有部分狼群达到过30匹以上,各狼群之间的领域范围不重叠。

狼属于食肉动物,主要以鹿、羚羊、兔为食,也食用昆虫、老鼠等。现如今狼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它也成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猞猁的攻击力有多强,为何能猎杀狼?

光从体型看,猞猁的体型比狼小,似乎没有优势,但是猞猁四肢粗长而矫健,还有很强的爆发力,而狼的爆发力却稍逊一筹,因此猞猁很可能取胜。

猞猁的性情狡猾而又谨慎,并且擅长攀爬和游泳,它在遇到危险时会迅速逃到树上躲避起来,狼在这时却无可奈何。

猞猁在捕捉猎物时,常会借助于草丛、灌丛等做掩护,埋伏在猎物经常路过的地方等候,它可以在一个地方等好几天,即便最后没有抓到猎物,猞猁也不会追,而是等待下一个猎物。

猞猁常捕捉的是狼的幼崽,因为嗅觉灵敏,所以会循着气味找到狼窝,之后它们便会埋伏在此处,等到成年狼离开后,猎杀攻击力较弱的幼狼便十分容易。

不过这都是发生在特定的情况内,如果猞猁和狼群或是成年狼相遇,自然不会是它们的对手。

猞猁为什么要对狼痛下杀手?

其实猞猁并不是狼的天敌,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在白俄罗斯的纳里博吉森林里,猞猁与狼的生存环境高度重叠,然而食物却是有限的,因此猞猁杀狼是为了争夺食物。

猞猁猎杀狼也是为了减少竞争对手,这样做也能避免猞猁与它的幼崽不会受到狼群的威胁。

“驯鹿好奶奶,一路走好!”8月20日,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玛丽亚·索安详离世,网友们说:她回到童话世界去了。

 

“酋长”也就是“部落首领”的意思,一般是男的担任,少数是女的担任。在原始时代,酋长所拥有的特权比较大,掌管整个部落的生死的权利带领着部落的发展。

 

玛丽亚·索就是鄂温克族部落的一个女酋长。

 

为什么说玛丽亚·索是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呢?这得从玛丽亚·索的身世说起。

 

1921年,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部落,迎来一个新生命,她就是玛丽亚·索。她的父亲也是一个是奇乾部落的酋长,从小天资聪明的玛丽亚·索在父亲的熏陶下,练就了一身好打猎的好本领。

 

在当时部落里面,玛丽亚·索的打猎本领甚至超过很多男性。不仅如此,结婚后的玛丽亚·索也成了丈夫的好助手,经常随同丈夫外出打猎。

 

可惜好景不长,玛丽亚·索的丈夫不幸离世,家里所有的负担,全部落在了玛丽亚·索一个人身上。

 

在这个部落里,有个神圣的使命,那就是他们把驯鹿当成是宝贝。因为她们觉得人会偷懒,而驯鹿不会,特别是驯鹿还能帮他们干活,比如运载猎物。

 

所以,在部落里面,要是有驯鹿死了,他们就用一个称作“风葬”的方法,也就是用木头架起来把驯鹿放上面,防止腐烂或者被其他猎物食用了。

 

玛丽亚·索一直在研究怎么把驯鹿饲养好!在她的努力下,她不但掌握了寻找驯鹿的方法,还把自己擅长的管理猎民点方法运用很好。就这样,她成了部落的核心,成为最后一个部落酋长。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密林里,打着猎,放着驯鹿,跋山涉水,走过方圆上千里……无论走到哪里驯鹿就跟着我们到哪里,驯鹿已经是我们身边的孩子”玛利亚·索曾说过。

 

有一部纪录片,《敖鲁古雅·敖鲁古雅》,就是讲述了原始部落,使鹿鄂温克部落的故事,那里的一山,一林,一河流,都无处流露了鄂温克族人的命运。

 

再后来,部落里的猎手转身变成大兴安岭最早的护林员,哪里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随着来到部落的人越来越多,有人来偷猎,砍树,用毒药药死野鹿和犴等野生动物,慢慢的驯鹿都没得吃了……

 

玛丽亚·索着急了,她觉得应该要给驯鹿划一个片区,让驯鹿能有个属于自己的家。

 

在她的奔走呼吁下,“驯鹿自然保护区”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成立了。

 

从此有很多人走出了大山,搬入300公里外根河市的新居,再也不从事狩猎。

 

而玛丽亚·索仍坚持就在大山饲养驯鹿。驯鹿,真成了她的“孩子”。

 

在我国河北最北部,也有一个历史皇家猎苑之称的塞罕坝。据历史资料记载,在很久以前的辽、金时期,那里水草丰沛、深林茂密,深受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的钟爱。

 

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片原始森林也慢慢走向退化成高原荒漠,渺无人烟。

 

后来在一群人的努力坚持下,塞罕坝建立起了机械林场,实现了震撼世界的绿色奇迹!

 

无论是玛丽亚·索还是塞罕坝的工人们,他们都在做着一个守护大自然的伟大工程,他们都是祖国的功臣。

 

虽然,玛丽亚·索于2022年8月20日在驯鹿身边安详地离开了,但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骑着驯鹿向我们缓缓走来的老奶奶,她带着人类文化文明走向了最美的童话中。

 

来于自然,归于自然,人类文化,就在这一山一水一林的坚守下传承。这是文明,也是华夏几千年后最美的传说!

 

作者:海雾山岚晨露

编辑:青草

 

#头条创作挑战赛##社会#

黑龙江男子捡回一只淹死的“山猫”,竟私下剥皮转卖,最终遭警方抓获判刑。法院:不冤!没有上报,还是“国保”。

11月25日,黑龙江鹤岗宝泉岭人民法院发布了一条“3人非法倒卖野生动物标本被抓”的案件。案件的源头是王某在林场捡到一只“山猫”猞猁的尸体,剥皮后他将猞猁带回家,并私下以1500元卖给了朋友。后来朋友又以2300元卖给了山货行老板,老板把猞猁皮做出了标本展示售卖。

经法院鉴定,猞猁皮价值可达10020元。这三人直到2019年才被警方抓获,在搜查过程中,警方还发现了其他动物死体及制品,包括钢丝猎套、铁夹子、扎枪和点击机等打猎器材。如果说王某的“捡”还能算借口,那山货行老板就是胆大包天,知法犯法。

猞猁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猫科动物,它喜寒,一般生活在北温带寒冷地区及高山地带。在我国的新疆、西藏、青海、内蒙等地的山区里,都有猞猁的活动踪迹。其中东北地区,猞猁的分布区域为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部分地区,总数量不到3000只,属于极其濒危状态。

猞猁在我国又被称为“山猫”、“大猫”,它的外型和缅因猫非常相似,属于中型猛兽,体重一般在20-30公斤。和其他猫科动物不同的是,猞猁健壮的体型搭配着修长的四肢,尤其是行走时后腿无法伸直。因此它的跳跃攀爬能力惊人,可以从一棵树纵跳到另一棵树捕食鸟类,还能在倒木横生、环境复杂的密林中悄无声息地埋伏猎食。

它的毛皮又长又厚,大脚掌上也包裹着一层毛茸茸的短毛,不仅暖和还能消音。埋伏在雪地里时悄无声息,等到猎物放下防备,它就会立刻发挥大长腿优势,毫无阻碍地在雪地里追逐猎杀。一般猞猁的猎物主要为野兔、狐狸、啮齿类动物和鸟类,但是它也经常被拍到狩猎有蹄类动物,甚至是野狼。

猞猁是森林里的天才猎手,可以说它们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的庇护。但是随着人类不断地侵占森林、砍伐树木,扩大城市化进程,导致这一原本繁盛的种群,被迫压缩生存领域。

作为传统的重要毛皮资源和出口种类,猞猁皮也是导致猞猁致危的重要因素。20世纪70年代前,我国每年捕猎的猞猁就超过五千只,在1971-1981年间,黑龙江省内依然捕猎了800多只猞猁。

即便在1980年猞猁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依然有地区在收购猞猁皮,自由买卖。猞猁为了避免被人类赶尽杀绝,猞猁藏身于更偏远的山区,在林业局的实地调查中,平均每1000公顷仅能看见2只猞猁。虽然猞猁种群的数量还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但是这为猞猁的繁衍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原本就是独行动物的猞猁,更加难以寻觅配偶,繁育后代。

无论是非法捕猎、杀害,还是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及制品,都会遭到严重的法律处罚。吃野味、猎野生动物的陋习不可取,捡到来历不明的动物也应该及时上报处理,而不是动歪心思牟利。只有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发展,才能让人类走得更远。#动物##猞猁##野生动物##野生猞猁##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俗话说一猪二熊三老虎,能这么排说明野猪有一定的战斗力!

老虎比野猪灵活,野猪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只知道冲撞,力气耗没了就拉倒了,但野猪因自身身体原因喜欢蹭树、石头等,时间长了形成了很坚韧的一层猪皮,甚至有报道说其皮的坚韧度有时枪都不起作用,更别说牙齿了,老虎胜也是耗尽野猪体力后攻击其薄弱部位将其击杀。

250公斤公猪,你知道它有多凶猛吗?就算成年东北虎多数情况下也会敬而远之的,除非饥饿难耐而拼死一搏,想想场面何其壮观,你知道吗野猪的皮有多厚,以前的猎人(有自制的猎枪)见到孤野猪也是不敢动的,具老人讲,野猪痒的时候会找树塖而会沾上松树油后积年累月会沾上如小石子之类的而额外有多了一层铠甲,所以老虎想一招毙命那是不可能的,反而被野猪獠牙给撩到那会非死即伤的。

如果老虎不是饥饿的时候,不会去捕食,体重250公斤、身强力壮的成年公猪,如果在战斗中受伤,意味着饿死的可能,我想这也是存在着超大野猪的原因吧。

家猪两三百斤,四个人就能捉着杀,说明猪的力量并不出色,而同样作为野生动物的野猪和老虎,同级别的重量,猪的力量会远远逊色于老虎,所以野猪被干掉是大概率事件。

记得以前在《动物世界》上看过一个片段:一只老虎正在享用杀死的野鹿,后来了一群野狗,大概20多只的样子。老虎驱赶了一会儿无效,悻悻地走了。

正当野狗开始分享战果的时候,又来了一头野猪。野狗群起而攻之,野猪败退。但没想到,戏剧性的一幕来了:镜头里追赶野猪的野狗,突然全部跑回来了。先前被赶走的那头野猪杀了个回马枪,关键是它后面又跟来了10几头大野猪!

看来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老虎应该吃饱了,不想和野狗群纠缠,以免受伤;二是对于有攻击性的动物来说,还是符合“人多力量大”的原则的。团结就是力量!

野猪经常糟蹋农作物,人们会群起而攻之。野猪跟人有仇会主动攻击落单的人。熊在密林,攻击力强大,人也不敢主动招惹它,人也比较神秘,它尽量也不动。老虎更加奸诈,藏身密林,人不是它的食物,接触有不多,懒得理你。就危险性来说,一猪,二熊,三老虎。

在野外,野猪很少能战胜老虎,因为虎爆发力强,又很灵活,装备一流,所以多数情况是虎吃掉猪,这也符合实际,毕竞虎有个俗名叫猪倌。如果把虎和野猪关在笼子里,都没有了退路,空间有限,老虎灵活的优势发挥不了,实为大打折扣,相反野猪可发挥皮糙肉厚的长处,以死相搏,倒是有机会杀死虎 。胜率要高一些,三七开,只看体重和运气了。

在同等体格下搏杀,老虎基本上是难逢敌手,山中之王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老虎就像是通过放大了的猫,它属于全能型猎手,善于偷袭,无论灵活性,敏捷度,跳跃能力及捕杀技巧都是出类拔萃的。虎啸一声吼,山林中千百种动物吓得噤若寒蝉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只粗心的斑马,不幸落入狮口,饥肠辘辘的狮子试图对它进行锁喉,斑马的生命危在旦夕。面对顶级掠食者的进攻,斑马被其巨大的威势吓得失魂落魄,但它没有任其胡为,服从命运安排,而是与猛狮进行了激烈的搏斗。可怜的斑马能否突围成功,牵动人心。

 

这是在危机四伏的非洲大草原上,一只落单的斑马正在低头啃食着草皮,它太饿了,只顾低头大快朵颐了,竟不知自己早被一头猛狮盯上。猛狮匍匐在地,蹑手蹑脚地靠近了斑马,当它觉得出击万无一失时,一个漂亮的纵跃,飞扑到了斑马身上,展开了猛攻。

 

斑马一惊非小,耳听到动静,再想跑时,已然太迟,因为与此同时,猛狮已扑到了斑马背上,将利爪刺入了它的身体。斑马负痛不过,立即展开剧烈反抗,四蹄翻飞,原地疯狂蹦跳,试图将猛狮甩落。可惜猛狮是个经验丰富的猎手,要逃脱它的捕食谈何容易。

 

虽然是食草动物,但是斑马的力量也不容小觑,饶是猛狮有令它胆寒的利爪,在它发疯一般的晃动下,仍险些抓空掉落。幸亏猛狮反应敏捷,就势滑到了斑马脖颈处,用两前肢牢牢地抱住,下嘴去咬其喉咙。猛狮目标明确,动作精准,一击而中,成功只在倾刻。

 

斑马被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深知自己命在倾刻,这是它最后绝地反击的机会。它还不想死,它正处于壮年,经历过无数次的大风大浪,与猎食者斗志斗勇,在颠沛流离中走到了今天,其中坎坷曲折,太不容易。它热爱生活,贪恋这片大草原,它只有顽强抗争。

 

在被锁喉的生死关头,斑马强忍疼痛,振蹄狂奔,边跑边上下抖动身体,扬起漫天烟尘。猛狮几次三番险些掉落,又奋力复归原位,始终没有放弃让斑马窒息的努力。一狮一马在草原上展开生死相搏,场面惊心动魄,异彩纷呈,食草动物的倔强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斑马深知,不能停止奔跑,才有求生的希望,它不管前路如何,只顾没命飞驰。结果从高岗上跌落于路面,好在它身体强健,竟没有摔倒,而后不敢丝毫懈怠,继续向前驰骋。猛狮为吃到美味佳肴,在身体被摩擦于地时,仍然不管不顾,它也知道,成功没那么容易。

 

一头成年雌狮重达三百多斤,挂在斑马的脖子上,仍旧奔跑自如,毫无阻滞,可想而知,斑马的爆发力之惊人。但由于速度过快,加上慌不择路,斑马一脚踏空,摔倒于地,翻转了一圈后,又立即昴然站立,不给猛狮进一步控制自己的机会,可谓是战斗力爆表。

 

猛狮真不含糊,被斑马重压过后,根本顾不上身体痛感,精神上没半点放松。爬起来后,继续施展锁喉绝招,动作捷若闪电,快马一步,浑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不愧为草原之王。只是经过了超负荷的体力输出后,此时的它已成了强弩之末,已没有之前神勇。

 

相比之下,斑马依旧力大无比,只见它从地上站起后,一个漂亮的抖动,摆脱了猛狮的利爪,而后摇头摆尾,纵蹄疾驰,跑向了密林深处。猛狮仍不肯就此放弃,在后猛追不舍,只是再难触及斑马分毫,眼睁睁地看着它斑马消失于远方,不停地大口喘着粗气。

 

作为食草动物的斑马,它没有可与猛狮抗衡的装备,惟一的求活方法,就是拼命的反抗与奔跑,与猛狮进行力量的比拼。猛狮固然凶猛,毕竟在体型上与斑马相差太多,要想捕获一只成年斑马,对它而言,困难重重。猛狮要饿肚子了,但也意味着斑马大获全胜。

#动物# #野生动物# #奇趣大自然#

嘎仙洞的传说

很早以前,这里就是一片原始森林。夏季,苍松翠桦浓荫蔽日,遍地野花盛开,灿烂似锦;冬季,皑皑白雪覆盖山林,一片银色世界,林海雪原中自由奔驰着獐、狍、猂、鹿。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世世代代在这里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

没料想,有一天忽然现现了一个躯体庞大、面目狰狞的吃人恶魔。它住在山巅悬崖的一个山洞里,窥探着人们的行动,只要发现猎人进入森林,它就伸出魔掌将人残害,鄂伦春人受害的不计其数。勇敢的鄂伦春人为了消灭这个害人精,多次组织青年猎手上山去和妖魔格斗,但都由于它的妖术厉害而失败了。鄂伦春人并未因此丧失斗争的勇气和信心。每年仍然选出优秀的猎手去和妖魔格斗,坚持斗争了好多年。鄂伦春人始终不渝的斗争精神,终于感动了上天的嘎仙。 有一天,嘎仙从天上驾云而下,飘落到妖魔的洞口,厉声对妖魔说:“你不要自持妖术高强就残暴地荼毒人民,我劝你改邪归正,不然的说,咱们可要见个高低!”一贯穷凶极恶的妖魔,怎能被好言劝服。恶魔疯狂地喊道:“你算个什么东西,敢和我比高低!来吧,比比看!要是你输了,我就把你吞进肚里。我不会输,万一输了,情愿跳入大海!”嘎仙说:“好吧,你先把洞口这块顶天立地的大石头从这儿一口气儿搬到150里外的那座大山上去。”妖魔毫不迟疑地搬起石头就走,一会儿单手把石头举起,一会儿把石头夹腑下,想向嘎仙显示自己的本领。当恶魔走了100里路,离那座山还有50里的时候,嘎仙暗暗念起咒语,石头顿时加重了10倍,妖魔寸步难行,石头落地了。嘎仙微微一笑,走过去用脚尖把石头往上一踢,石头打了几个转儿,落到手中。嘎仙轻巧地把石头放到了那座山的山顶,然后轻蔑地向妖魔瞥了一眼说:“怎么样,认输吧?”妖魔恼羞成怒地说:“这次比赛不能决定胜负,再比赛一次。咱们从林子里射这块石头,看谁的箭法准。“嘎仙说:“好吧,你先射!”妖魔使出全身力气,兵的一声,射中了石头的右上角。这时妖魔发疯似地张开嘴,想吞食嘎仙。嘎仙若无其事地说:“不要高兴得太早了!虽然你射中了石头,可是射偏了。现在让你看看我的箭法!”说罢,嘎仙不慌不忙地左手持弓,右手搭箭,嗖的一声射去,那巨大的石头石子四溅,原来石头的正中心被射穿车轮般大的一个圆孔。

妖魔看见嘎仙有这么大的本领,知道自己难以抵挡,就发出绝望的嘶叫,一溜烟跑到大西洋对岸去了。 人们知道妖魔凶恶阴险,怕它再次返回森林,就在他住过的洞口塑了一尊手持弓箭的嘎仙石像。果然,那妖魔三次过海眺望,看见嘎仙仡立的雄姿就不敢回来,又跳入波涛滚滚的大海里去了。从此,鄂伦春人自由地在大兴安岭的丛山密林中打猎、生活。第一次搭起“仙人柱”,过上了和平、幸福的生活。 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嘎仙,人们把妖魔住过的山洞改名为嘎仙洞,把大石头上有窟窿的那座山取名为窟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