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公共基础知识的驳杂头痛不已?别慌,中公小贴心为你的考试保驾护航。今天为大家带来中国货币演变史的相关知识,望广大考生积极备考,金榜题名!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所占比重自然不小。在历史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细致,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优化,随着需求逐繁杂,原始物物交换已无法满足社会要求,货币也就应运而生了。中国在古代,是全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度,同样,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度。那么今天我们就总结一下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历程。
一、知识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对货币的使用,已有五千年历史。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古代货币先后经历了五次重大的演变。
1.自然货币——人工货币
早在商朝以前,就有用贝壳作为交换媒介的记载,在中国的汉字中,凡是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字,譬如“赃”“贡”“费”等,由此可见,贝是我国古代先民最早使用的货币。因此,货币的产生过程,也就是“贝”由装饰品到交换媒介的演变过程。但是货币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始于商朝人用铜仿制海贝。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与发达,天然贝壳逐渐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商朝人开始用铜仿制海贝,这便是我国古代货币的第一次重大演变。而随着人工货币的普及,自然货币便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2.杂乱多样——统一形状
从商朝仿制海贝出现铜贝开始,直到战国后期,货币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由于战国及战国以前诸侯遍布,加之各诸侯国并没有认识到铸币权的重要性,导致各诸侯国乃至诸侯国内各地区都自行铸币,货币的标准、形状、价值等自然多种多样。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各国统治者认识到货币的重要性,逐步开始统一本国货币,到战国后期,大概形成了以七雄为主的货币体系,以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较著名。秦统一中国后,始皇帝于公元前210年颁布法规,明确“以秦币同天下之币”,由此开始,中华大地多样的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的“秦半两”,货币形制的统一由此开始。而圆形方孔钱的形制,则一直沿用到民国初期。
3.地方铸币——中央铸币
汉朝初期,中央听任地方各郡自由铸币,导致“盗铸如云而起”,不仅造成市场混乱,更使得各地富商豪门操纵铸币权,富可敌国,给汉朝埋下莫大隐患。幸而汉武帝看到了这个问题,公元前113年,武帝收回郡国铸币权,并下令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于是五铢钱成了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这便是中国古代货币的第三次演变。由此,确定了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铸币权收归中央,对中国后来历朝历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有着重要的作用。
4.文书重量——通宝元宝
货币经历三次演变,已经非常规范了,但还是存在一些缺陷。最大的缺陷就是金属货币磨损后币值不足。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但流通时间较长,磨损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举一改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均以“通宝、元宝”相称,由此确定币值。如此一来,即便货币磨损,也不影响其价值,大大方便了市场交换。自此之后,我国古代铜钱再不用重量相称,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5.金属货币——纸质货币
众所周知,北宋时期经济繁荣,几乎达到顶峰。而经济的繁荣必然导致货币流通额增加。史料记载,北宋太宗时期,年铸币八十万贯。古代一千枚铜钱为一贯,重约四公斤。八十万贯,相当于三百二十万公斤铜。这对铜料资源造成了极大地压力,乃至政府为弥补铜料不足,改用铁铸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铁钱如此笨重不便,北宋创印的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起初,“交子”只是商人和钱庄之间的业务凭证,对着发展,逐渐兴盛起来。宋真宗时,在政府的许可下,由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经营。这便是我国古代货币的第五次演变。“交子”不但是我国出现最早的纸币,更是世界最早的纸币。一直到今天,纸币仍然是货币的主要形式。
1995年,山西高平永录村发现一处尸骨坑,经断定正是两千多年前长平之战中秦军杀死的赵军降卒。历史记载,两千多年前,秦国在长平杀尽赵国40万投降士兵!让这场惨烈战争,揭开血淋淋的历史面纱。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不顾蔺相如劝阻,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了名将廉颇。敌军秦昭王得知消息后,暗中以战神白起为上将军,改命王龁担任副将,同时令军中严守换帅秘密,走漏消息者格杀勿论。
时间来到20多年前,这天高平永禄村平整土地,突然有人发觉不对劲,只见大量碎骨露出地面,凄惨景象映入双眼:折断的大腿骨、交错的头盖骨……不少留着劈砍的伤痕。白骨累累之间,还散落着铜钱、簪子和带钩。
惊慌失措之下,村民赶紧向地方报告。考古学家来到现场,勘察这片横空出世的尸骨坑。不久发现几点蹊跷,逐渐揭开线索:首先,这片尸骨已存在相当长时间,出土的几枚钱币,经鉴定属于战国中晚期的直背刀和燕明刀,盛行于战国七雄的赵燕两国,距今已有两千两百多年。其次,尸骨全部为青壮年男子,年龄在20-45之间,以30岁左右为最多,身高约为1米7,没有发现任何女性遗骸。而最诡异的是,这些壮年男子全部死于非命,像是被残酷屠杀。尸骨摆放一片混乱,距离地表不到半米,有的仰面,有的侧身,还有不少断头尸首,留着利刃或石块留下的砍伤,应是战争里草草埋葬。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晚期,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联想起当地“骷髅庙”的传说,翻阅《史记》,历史学家不禁打了个寒颤:
回到战国,山西高平一带属于赵国边地,而恰恰就在战国晚期,一场震动天下的大战曾在此爆发!
长平之战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一场大战,这一战因为“纸上谈兵”的赵括无能而导致赵国四十五万精锐部队被秦国杀神白起坑杀而亡。这一场战斗白起接受了赵国投降,但是白起很快就把这些投降的四十多万赵国士兵就地活埋坑杀,只留下两百四十多名年纪比较幼小的士兵回国报信。
此时通过“胡服骑射”而强大起来的赵国,是唯一能与秦国相匹敌的存在。在赵国权贵的一众反对声中,赵孝成王接受的韩国的依附,然后派出廉颇镇守长平。秦国震怒了,公元前260年,秦国举国之力让王龁带领四十五万大军攻打长平。
战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长平之战就此被引爆。
廉颇是青史留名的儒将,素来以“善守”著称。恰恰上党之地又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赵国虽然强大,但跟更强大的秦国相比,还是要小心为妙。
所以廉颇从一开始就确定了”守”的作战方针。
并在严格分析地形后,从韩王山到丹水河谷,精心布置了三道防线。这个计划的布置可以说秦国也只能望洋兴叹。因为秦国属于千里迢迢来作战,后方补给很难再短时间运到。廉颇想通过这种耗的方式削弱秦国的兵力,而后再伺机一战。
果然,面对廉颇布下的重重防线,愤怒的秦国只能用上狮吼功骂廉颇,但却依然无济于事。一天一天过去了,秦国自知这是廉颇的作战计策,但廉颇耗得起,秦国却耗不起。没过多久,赵国的都城就流传开了一则谣言:“其实呀,秦国根本就不怕廉颇,因为他就是我们自己人,秦国怕的是马服君的儿子赵括...”悠悠之口,传到了赵孝成王的耳朵里,而赵王对于廉颇的“不作为”也颇有微词。
查阅古籍,事实的确如此。阬字除了指低洼之地,还有一个意思是城门。古代战争里,战胜者往往会将战败尸体堆积如山,以此炫耀武功,所以史书会用阬杀这个词谴责战争屠杀,并非真的指活埋。
而事实上,长平之战除了打趴了赵国,也是秦军在战国的最大浩劫。虽然没有数字,但根据白起所说:今秦虽破长平,而死者过半,国内空。专家推算伤亡至少二十万以上。
前期廉颇领军相持,不会产生大规模死亡,应是赵括指挥突击后,双方在丹水拉锯战时发生。
长平之战让赵国再无力和秦国抗衡,也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更是成就了秦国主将一代杀神白起的名气。
秦国军队对赵国已经投降并放下武器,手无寸铁的军人犯下如此惨绝人寰的滔天罪行,是不可饶恕的,是无法原谅的。以秦昭襄王,白起为首的战犯,侩子手一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长平大屠杀,长平惨案,让秦国以及秦昭襄王,白起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秦国欠赵国,欠三晋大地的百姓一个道歉。秦国和赵国一衣带水,同宗同源,我们敦促秦国政府认清历史,真诚忏悔,吸取教训,不要让长平大屠杀这样的历史悲剧再次重演,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1987年,河南考古人员接到一项秘密任务,在郑韩故城寻找韩王陵!
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曾以郑韩故城为都145年,考古人员怀疑故城周边那些高大的封土堆,就是韩国历代国君最后的居所。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持续两年的秘密调查工作刚刚结束,一股巨大的盗墓风潮就席卷了这片古老的土地。
1992年,河南新郑文保所接到报案称,郑韩故城周边苗庄村一座大墓发现盗洞。经过警方4天的严密监控设伏,最后将这伙正在洞内作业的盗墓分子堵在了盗洞里面。在他们的住所,民警搜查出了很多石磬。石磬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礼器。从缴获石磬的大小来看,它的主人很可能就是韩王。
1995年,郑韩故城周边胡庄村一座无名大墓又发现盗洞。盗洞直径2米,深不见底。现场勘查完后,准备保护性回填时,为了探知大墓内部情况,一名考古人员冒险钻入这个长达20多米深的盗洞。在盗洞尽头,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鹅卵石和木炭。这很可能是一个积石积炭墓,炭用来防潮,鹅卵石用来加固墓穴,这样的墓葬在战国时期等级极高!大墓主人极有可能也是一位韩王!
由于国家文物局不鼓励主动挖掘帝王陵墓,包括诸侯王陵墓。因此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这一座座大墓的真实身份始终无法确定。
2000年,郑韩故城的盗墓之风再起。这次,盗墓分子的目标指向附近的许岗。他们采取电子定向爆破的盗墓方式,胆量之大,气焰之嚣张,令人震惊!
为了坚决刹住这股盗墓歪风,也为了解决韩王陵之谜,经国家文物局审批,2001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开始对许岗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
然而尽管此墓规格高、规模大,但由于历史上曾多次被盗掘,墓内早被洗劫一空,没有留下一件文物能将其定性为韩王陵,最终只能认定为战国大墓。这给希望通过挖掘许岗来解决韩王陵之谜的考古人员留下了巨大遗憾。
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启动,借助这项浩大的工程,河南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而1995年被盗的那座胡庄无名大墓正好在施工范围内,这让考古人员异常振奋。不过由于工期紧迫,考古所只给了半年的发掘时间。大家希望在这仅有的半年时间里,在胡庄大墓中能有所斩获!
胡庄大墓位于一处岗地上,有左右两个封土堆,一个残高7米,另一个残高10米。出人预料的是,在前期的勘探中,考古人员竟然在大墓周边发现了许多汉代的空心砖。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几乎击碎了大家寻找韩王陵的幻想。难道眼前大冢是一座汉代大墓?
不过很快考古人员就打消了这种疑虑,原来这里似乎是古人眼中的风水宝地,大墓周边的弹丸之地上,叠压分布着多个朝代的墓葬。
不过大家还没高兴多久,一件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出现了。当两个大冢表面的封土被刮掉时,土堆上密密麻麻出现了很多盗洞,1995年被炸开的几个洞口也都找到了。
看到这个情况,考古人员基本上觉得没希望了,这很可能又是空墓。但即便如此,发掘清理工作还是要严格按照考古规则进行。大家只能默默祈祷大墓里还能留下点什么……
两座封土去掉后,考古人员正式开始清理墓中的填土。在清理左边大墓填土的过程中,在一个盗洞里,考古人员发现一个四脚朝天被砸死的盗墓贼!
此人已经变成一堆白骨,不过骨头保存得十分完整。通过遗骸四周的一些瓷片和铜钱,考古人员断定他是宋代人。至于死因,则有可能是分赃不均所致!
经过一段时间清理,左边大墓的椁室终于完全暴露出来。然而当腐朽的椁盖揭开后,人们发现里面竟然空无一物!虽然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这一幕真的出现在眼前时,大家还是倍感震惊。于是考古人员只能将渺茫的希望寄托在右边的大墓上!
右边大墓的清理工作进到椁室时,外面已经天寒地冻。由于椁室腐朽塌陷,考古人员只能一边用电灯烘烤冻土,一边用手铲逐层向下清理。突然,有队员喊了起来,“有绿的!有绿的!”现场气氛顿时沸腾起来!
随着清理的进一步深入,编钟、石磬、兵器等幸存陪葬品相继露头。最终,考古人员在这个已经无数次被盗的大墓中清理出了150多件陪葬品。回到工作站,考古人员开始在这些陪葬品上仔细寻找可能暴露墓主身份的铭文。
然而发现铭文虽多,可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文字,大家心里又开始忐忑起来……突然,一件青铜鼎残片上的半个字吸引了考古人员的注意——两横一竖,很像半个“王”字!会不会原本是三横一竖呢?考古人员急忙寻找另一块,找到一拼,果然是个“王”字!这里正是考古人员寻找多年的韩王陵!可惜的是,大墓主人究竟是哪位韩王,已无从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