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科技的发展,中央集权体制下的政治环境与军事改革(下)
1.科举选拔的变革
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科技发展与自然经济密切相连,所以它本身具有很强的经验性质。
人才选拔的扩大,便增加了对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等生产活动的熟悉渠道,会有意识地去体察民情,并能够正确认识被视为“贱伎”的科学技术知识对农业生产、手工业劳动的重要性。
他们具有科技探索精神,能够成为科技专家。知识分子当中一些具有务实思想的人,也十分注意对科学技术有关问题的考察和研究。
宋真宗时期的官员邢罠,农家子弟,对农业生产十分熟悉,总结了当时农业灾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富有远见卓识的防灾主张。
虽然宋代的科举录取规模得到了大幅度扩展,但是通过科举入仕的人才仍然是很有限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对科学技术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成就。
宋代科技人才的选拔主要有三个途径:试补、荫补和荐补。试补,是通过技术的任用考试来进行选拔。
宋代技术官机构大都是通过考试招收一定名额的学生,有时还会设立专门的学校。这些科技专类学校经过长期的培训,会通过专业技术考试来进行内部选拔,考查其专业技术水平,择优补充技术官。
如天文学,宋朝正式在司天监设置监生,司天监通过组织专门的考试来选拔录用学生,经过严格的培训和学习之后对他们进行考核,合格后才可进入朝廷的天文机构。
理宗淳祐十二年,政府对算学的学生实行两年分科考试制度,两年分别考试历算与天文、合格者才允许对政府进行人员补充。算学的考试采用太学的公私试和“三舍法”制度,依次入仕为通仕、登仕和将仕郎。
宋神宗熙宁九年,医学脱离太常寺管辖,归为太医局建制,太医局设置提举判局官,下设方脉、缄、疡三科,每科设教授一人。
学生通过专业考试入仕的技术官,由于受到了科技学校的专门教育,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奠定了从事科技工作的基础。
荫补,即技术官恩荫子弟的制度,与文武官员的恩荫之法有一致之处,不过宋代明确规定“技术官合奏荫者,止授以技术官,仍一次而止”,也就是说,技术官荫补亲属只能一次,不能像其他文武官员那样多次荫补,而且技术官荫补的亲属只能担任技术官,而不能改做文武官职。
荐补,即民间的技术人员,由朝廷命官推荐录入技术官。如沈括为修订历法,举荐精通盲人卫朴;苏颂为了创制水运浑天仪,也推荐史韩公廉等例。
通过官员推荐的办法而被选拔的科技人才多有一技之长,在宋代科技人员选拔方面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军事政策的改革
朝廷由于重文轻武的思想所致,采取的兵役及募兵政策提供了大量的劳作人员,刺激了民生科技的发展。
宋代虽然国内政局统一,但由于高度集权,武将精兵多集中于中央,造成了边防较弱,从而导致其他民族军队屡次侵犯边防。出于战事所需,政府重视军事科技尤其是火器的发明。
1.兵役政策的调整
宋代实行募兵制,免除了农民的大部分兵役,由厢、禁军分担农民和工匠的兵役。前朝的府兵制度是结合均田制而产生的,凡是二十至六十接受国家的授予的土地,便要应征服役,无法务农,导致荒废,后来赋役繁重,导致人民四处逃亡。服役发展至宋代,以雇佣性质取代了府兵制度,实现了兵农分离。
宋代不仅募兵给予衣粮,在宋神宗时期还出台“因事募人,团立新额”的规定,如因水路运送、修建道路桥梁、河堤、窑务、船坊、铸钱、铁匠、木匠等,都按不同职务成立专业性队伍,第一是让广大的生产者免受征战之苦,从而保护各种从事生产制造的工作者。
第二从事各项专业类事务,例如畜牧、手工等,这样而产生专业的生产工作人员。宋代农民和工匠虽然受到赋税的剥削,但是获得了比前朝安定的生产环境,并且募兵制也大力促进了农业和手工科技的研究与发展。
2.国防军事的整顿
由于宋朝的中央集权制,加大了中央的财政、决策、军事力量,但同时也削弱了地方的军事武装与边防能力。宋朝的边境与国防安全长期受到邻国的武力侵扰。在真宗执政过程中,辽国相继在边境与朝廷发动了多次冲突,当朝军队损失惨重。
由此开始便注重不断整顿与加强边防,注重对军事科技的研究,鼓励研发新式武器,表彰先进军事技术。宋代曾工亮在水利、术数方面都颇有研究,他负责编撰的《武经总要》影响最大,被封为史部侍郎。
宋代由于边境侵扰,战乱不断的原因,较为重视武器制造与研发,给予的奖励也特别丰厚,由此来鼓励新式武器的发明创造者。
当时研制武器的风气较盛,如咸平元年,御前忠佐石归宋献上木羽弩箭,射程远,杀伤力大,朝廷增加了石归宋的每月俸禄。
咸平三年,造船务匠人项绾等研发海船,获得钱币奖励。同年神骑副兵马使研制铁槊,用于马上作战,具有很强的杀伤力,适宜运用在对辽、西夏的战争中。在军事技术上还出现了研发出了惊人的成果,即火器制造。
一天早朝,乾隆皇帝放了一个屁,是那种很臭但又不响的闷屁!众大臣左顾右看,纷纷猜测是谁放的?乾隆帝心虚,担心出丑,坐立不安,突然大家注意到和珅的脸红了!
和珅之所以深得乾隆帝的宠爱,那是因为他太善于琢磨领导的心思了。乾隆帝往往话还没出口,和珅就已经帮他办好了,而且和珅情商高,很懂得帮领导背锅。
比如这次乾隆帝放了个屁,深怕被大臣们发现是他放的,出了丑。和珅向来善于察言观色,他一看乾隆帝的表情,动作,心中就明白了。为了帮领导解围,他故意脸一红,让大家以为是他放的,瞬间帮乾隆帝化解尴尬,乾隆帝怎么会不喜欢这样的员工呢?
所以,有些马屁,是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的,帮领导背锅,帮领导解围,也是一项艺术,一种智慧。
而和珅之所以能成为乾隆朝最受宠的员工,身兼清朝中央政府十多个重要职务的权臣,除了会帮领导解围,帮领导背锅,拍马屁外,还有过人的学识做基础。而这份过人的学识,也正是和珅官场上的敲门砖。
和珅自幼勤学苦读,立志要做大官,而且心计颇深,为了日后博得乾隆帝的注意和重用,十多岁时就开始临摹乾隆帝的字体。他苦读十多年后,对诸子百家无一不通,19岁参加科举考试,但名落孙山。
后来,和珅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22岁被授三等侍卫。和珅处处留心,不放过任何一个能接近乾隆帝,在皇帝面前博宠,展露才华的机会,他的用心,终于换来25岁那年,被提拔为乾隆帝的御前侍卫。
但和珅的理想绝不是做一名御前侍卫,他要做大官,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下了苦功夫。有一天晚上,乾隆帝在圆明园看朱熹注的《孟子》,由于注解用的是小字,光线又比较灰暗,所以看得很吃力。
乾隆帝就叫侍卫和珅,在一旁掌灯,贴近自己,以使光线亮一些。和珅一看机会来了,马上给乾隆奏请不用掌灯,自己可以把这段注解一字不差地背下来。
背完乾隆帝看得这页以后,和珅又将《孟子》全文的朱熹注解全部背给乾隆帝听,这事让乾隆帝大吃一惊,不仅对和珅的才学大加赏识,而且乾隆帝还认为,和珅落榜是因为科举失误,是被误伤的大才子。#寻找故事家#
为此,乾隆帝特下恩旨,让和珅不再担任侍卫,而是踏上仕途为官。从此,开启了和珅传奇的一生。所以,和珅的成功,绝不仅仅是因为他善于拍马屁,善于替领导背锅,除此之外,和珅为了自己的理想,在读书上,也是下了苦功夫的。
和珅熟谙经典,不仅其他侍卫、太监不能与他相比,就连刘墉、纪晓岚的才学也不见得能高出和珅,只是和珅把自己的才学用在了琢磨、奉承乾隆,用在了贪墨、政治斗争上。在乾隆朝,和珅可是兼任清朝中央政府的十多个关键要职,如果和珅没有大才干,是无法处理这么多事情的,也成不了著名的权臣、贪官。
人性是复杂的,是有多面性的,和珅在做官初期,也曾以清廉标榜自己,他也的确做过清官,为百姓,我大清做过一些事。但后来随着盛宠日隆,位高权重,巴结他,给他送大礼的人越来越多,比如山东大贪国泰,曾一次性送给和珅八十万两的财物。在银票、财物面前,和珅也就渐渐迷失了自己,走向一条不归路。
《双面诡臣和珅传》这本书就详细讲述了和珅的传奇一生,他幼年父母双亡,少年时尝遍了世态炎凉,人情的冷暖,受人欺凌仍强颜欢笑,委曲求全的和珅立志要出人头地,苦读圣贤书,终于靠才学博得乾隆的赏识,以此发家,成为人上人。
而且《双面诡臣和珅传》是一部写透了权利运行法则的和珅传,作者用直白易懂的语言,给读者呈现了和珅的谋略、权术、以及商人头脑,同时也启发我们: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人带来荣光,也可以给人带来祸患;迷恋权力者,势必会被权力所吞噬!
#翻阅2021#所以,这是一本值得人人捧读的好书,既有可学习之处,也有警醒之言,我建议你点下方横条【看一看】,品读一下,愿你做一个有志向、有智慧、有格局、明智保身的人。↓↓↓
1799年,嘉庆下了早朝便与和珅一同去见太上皇乾隆皇帝。乾隆正闭目靠坐,两人跪了许久也没有理会。嘉庆只听见乾隆口中喃喃自语,凑近细听却一个字也听不懂。正准备开口询问时,乾隆突然睁眼问:“其人何姓名?”和珅马上答道:‘高天德、苟文明。’乾隆闭上眼睛,口中仍念个不停。
过了很久,乾隆停止诵念后一言不发,挥手让二人出去。嘉庆百思不得其解,隔日密诏和珅询问:“昨日太上皇到底在念什么?你说那两个土匪头子的名字又是什么意思?”
和珅:“太上皇念的是西域秘咒。据说只要念此咒,就算是所恶之人在数千里之外,亦也会无疾而死,或者必有奇祸。奴才听太上皇念此咒,而这几年里太上皇心中最痛恨的就是白莲教教首,所以才以他二人的名字回答。”
嘉庆心中大骇:和珅对父皇的心思揣摩如此精准,怪不得他能一直圣宠不衰。父皇在世一日,自己就一日不能动他一指。今后自己应该加倍小心此人才行了。
一个叱咤风云的英明君主,晚年对农民起义却无可奈何,竟然妄想用咒语制敌于死地。这种心理状态别人几乎不能理解,但是陪伴乾隆26年的和珅,却非常了解乾隆。
1769年,19岁的和珅初次参加科举却名落孙山,后来不得不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三年后授为三等侍卫,被挑选为补粘杆处侍卫。
和珅第一次赢得乾隆的青睐,靠的不是拍马屁,而是学识。
有天上朝,大臣奏报一位要犯逃跑了,乾隆雷霆大怒,说:“虎兕(sì)出于柙(xiá)”。
大臣们面面相觑,大脑高速运转了一番,还是不知道乾隆说的是啥玩意,所以一个个地杵在原地,战战兢兢,都不敢回答,场面顿时陷入尴尬。
这时,23岁的和珅见大臣们都不明所以,自己终于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了,便附和乾隆道:”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
此话一出,大佬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和珅,暗想这个毛头小伙子,怎敢瞎附和?但随后他们一看乾隆帝的赞许的表情,顿时对和珅从心里敬佩了。
原来,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当时,季孙氏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作为辅臣,却不能劝阻,孔子便说这是他们的责任。
就好比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逃跑,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都是看守人员的责任。
乾隆引用孔子的这句话,意思是说,要犯逃跑,那是看守人的失职。大臣们虽然都是中了进士的人,但却不如和珅对经史子集熟悉。和珅一句”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正好和虎兕出于柙相对应。
乾隆帝龙颜大悦,此后对和珅越加青睐,把他提拔做了仪仗队的侍从,从这时开始和珅开始了他的宠臣之路。
乾隆皇帝幼时便聪慧好学,习马步射,武技颇精,博学多才,娴习满语、汉语、蒙古语,熟谙天文、地理、历算。很少有人能跟上他的思维速度,所以也很少有人能入他的法眼。
而和珅就是其中的一个。和珅三岁丧母,九岁丧父,儿时过得很贫苦,但他自幼刻苦读书,十三四岁在私塾读书时,就远超同学们的心机和城府。
还在读书时他便刻意模仿乾隆帝的字体,以求将来做官后,写奏章时获取皇帝的好感。
和珅成为乾隆帝的近侍后以坐火箭的速度迅速升迁:
1775年十月,和珅擢为乾清门侍卫。十一月再升为御前侍卫,并任命正蓝旗满洲副都统。
1776年正月,任命户部右侍郎,三月任命军机大臣,四月,任命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一品朝冠。十二月,任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
1777年六月,任户部左侍郎,兼署吏部右侍郎。十月,兼步军统领。
1779年,命在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
从成为乾隆近侍起,和珅在短短四年时间里成为身兼数职的权臣。
和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如此快速的升迁,当然不可能仅仅只是阿谀奉承,他能机警快速地处理国事,成为乾隆帝的左右手,而且他非常善于揣摩乾隆的心思,很多事情不等乾隆说出口,他就把事已经办好了。
这样的臣子,哪个皇帝不喜欢?
1796年正月初一,85岁的乾隆刚刚完成禅位大典,宣布自己成为了“千古完人”,正月初七就爆发了白莲教起义。
起义在陕西四川湖北的交界处爆发,很快迅速蔓延到川、陕、鄂、豫、甘5省。
白莲教的快速发展,让自诩为“千古一帝”的乾隆耿耿于怀。当太上皇的这三年,他除了忙着收藏书画,在各种名画上盖章,写诗作画享受生活,其他精力就都用在了镇压起义上。
但是白莲教还是疯狂扩张,掌握权力六十年来,乾隆还是头一次这样一筹莫展。
仅三年时间,朝廷动用的军队已经十万,花掉饷银已经七千万两。虽然“犹日孜孜”,一日不停地调兵遣将,起义的烈火却越烧越旺。
年老昏聩的乾隆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密藏咒语上,陷入自欺欺人的幻想中。
而和珅延续了他宠臣的功能:洞悉一切却不揭穿、不拆台,让88岁的老皇帝在“千古第一完人”的自我陶醉中离开人世。
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赐和珅自尽,时年四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