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

​…

​看到这三个大作家谈“苦难”,他们似乎很抵触。可是我们传统文化里不是鼓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吗?

​今天解读一下这个现象。

​…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苦难?

​苦,是一种味觉,一种身体抵触而产生的神经刺激。

​常见有强扭的瓜不甜,有缺水伤藤的黄瓜苦,还有不成熟的果实,苦瓜,包括很多中药……

​苦和甜一样,也是物种进化出来,有利于繁衍的味道。比如瓜藤受伤分泌苦味自保。果实未成熟的时候苦涩,成熟了甘甜,就是为了在成熟的时候被动物食用带到其他地方繁衍。

​…

​可见苦与甜都是协助物种繁衍的方式。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选苦呢?或者我们为什么要选苦?

可以​用中药来回答这个问题。

​很多人不懂中药的精髓,为什么中药苦?它治的就是甜的病!

​中药用苦味打倒身体器官嗜甜产生的疾症,中药用苦味调节器官,让它回到初心。

​为什么中药有这种超能力?因为它出身寒门,风餐露宿,它就是苦命人。

​…

​再讲“难”。

​难是什么?难不是困难,而是天有不测风云的逆境。

​我们每个人都会被经验打败变得油腻,我们每个人都会总结出一套生存法则。比如前面有一个坑,昨天摔了一跤,今天会绕过去。这就是油腻,我们会总结出一套套精致利己的方法,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而​出现了“难”是什么?

1,​环境变化。比如干旱,洪水,地震。沙漠化……我们不得不从安逸的环境里走出来,重新寻找生存法则。

​2,利益冲突。比如突然来了个上司,你又得各种送礼,培养新利益关系。或者新来的上司拎不清,搞共产主义,你又得拉帮结派搞走他。很烦不是?

​3,飞来横祸。

​就像生下来不是富二代官二代一样,又出现了问题:麻绳细处断,祸降苦命人。

​丛林法则里,食肉动物淘汰的都是老弱病残孕。

​麻绳细处断,是因为丛林法并不公平。

​祸降苦命人,是因为人类不能走丛林法则的路,人类社会要照顾老弱病残孕,人类社会要照顾出生不是富二代官二代的人。

​…

​综上所述,苦难绝不是人们逃避的东西,它的存在会让我们的社会包括我们本身变得更好。

​这也是为什么老人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原因。

​…

​我们再回到三大作家对苦难的看法。

​很明显,他们三个肯定经历了或多或少的苦难,或者看到了他人的苦难,因此有了成名之作。

​假如他们经历了苦难而反感苦难,那么他们的作品含金量明显不高,他们的作品只是迎合了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精神粮食。精致利己主义者并不能代表生命的强者,他们甚至不值得宣扬鼓励,因为他们生活得很容易。

​假如他们是看到他人苦难而产生“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同情,那么他们的追求应该是“弃文从房地产”,而不是用他人的苦难去给精致利己主义者做精神粮食。

​…

​最近“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有句话在抖音很有名:假如文学是用来粉饰太平,那么作品是值得怀疑的,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

​大家都知道莫言因披露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北农村落后而获得西方主流大家在这个世界二十年代颁布的诺贝尔文学奖。

​暂且不论诺贝尔和平奖的含金量,诺贝尔文字奖,文学这东西到底是什么?

​…

​文字是什么,我当然清楚。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文学的本质就是抱怨批判。

​既然文学的本质是抱怨是批判,那为什么百年屈辱里,或者就是建国几十年,只有莫言敢说真话在恰当的时间得奖?

​诺贝尔文学奖,或者说整个西方此刻在抱怨,在批判什么?

我来告诉你!

​整个西方在批判中国共产党非要带领14亿,甚至全世界走向和平自由!

他们需要种族歧视,需要食物链顶端的存在感,优越感,需要有色人种成为他们的食材。

​…

​回到题目。

​苦难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没有桃花源记?为什么生命于宇宙是偶然?为什么理想无法实现?

​这就是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全国新高考Ⅰ卷江苏2022高考作文

  

今天,2022年高考开考了,今天考的是语文。用的是全国新高考一卷,使用这个试卷的,除了我们江苏外,还有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河北、山东。高考作文,是意料之中的材料作文。材料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个作文,审题没有难度,谈基本功与发挥的关系。写作的难度偏低,这对于好学生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作文的差距不容易拉开。文体选择记叙类的,短时间不容易构思,估计绝大多数考生会选择议论文体,议论文,也难有特别见地的见解,千篇一律的情况会大量出现。

得到作文消息后,我试写了一篇记叙类的文体。

 

眼界

 

陈庆德

 

天空明月,夜深人静。

院子里,石桌旁,一对父子,聊兴正浓。

“老头子,我这十多年的努力,您还满意吧?”

“又是‘老头子’!我还没老呢,硬生生地被你喊老啦!”

这对父子,儿子已过不惑,父亲已过古稀。

“你看你,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头上一根白发也没有,你看你现在……”

是的,这个儿子现在活得很辛苦,职责,担当,责任,压力。他是这个大镇的镇长,还在市里的常委兼职。

“当年,你要是听我的,不回农村,不到基层,你现在就是国际知名的农学博士了。”

或许是吧。当年,高考成绩杰出的他,完全可以上个比较好的211或是985的热门专业,但是他偏偏要上个一本低分就能进的某农业大学。硕博连读后,也完全可以到国外再进修,然后坐研究所,发论文,做个露头露脸的白衣科学家。

但是,他没有。不知咋的,他特别喜欢那篇《桃花源记》,以至于形成桃花源情结。最后,非要不可地选择农业大学,选择毕业回乡。

市里高兴得要死,白捡一个农学博士,立刻把他放到他父亲的镇上,做父亲的镇长助理。他的新农村、新农业的理念,全是大刀阔斧,为此父子矛盾重重,最后闹到市里。想不到,市长居然眼睛发亮,一味地支持儿子:

“你再干一届连任吧,全力支持你的儿子,要不然,你就让位,让你儿子上!”

想不到,这小子在市里有这么好的人缘和权缘!

种子公司建起来了,这是他的专业;饲料公司建起来了,请的是他的同学;种养公司建起来了,也是请的他同学。最后建的是粮食深加工公司,还是请的他同学。现在在建的是“新农村旅游开发公司”。

在老头子的眼里,这群年轻人,简直和他的儿子一个样,敢闯敢干。他们既做足底层功夫,又高瞻未来;既有市场分析,又有潜在风险认识;既有稳战稳打的意识,又有求变创新的思维。12年之后的今天,他们成功了。

“老头子,‘方便饭’‘罐装炒菜’现在销路不错吧?”

“我想过了,你的成功,来自于你的学识和胆识。你的学识,不仅仅是你的专业,更是来自于你对民生幸福需求的思考,这是你们的基本功;你在强有力的基本功基础上,又脚踏实地,敢想敢干,而没有犯读书人的通病——理论脱离实际;你又有思变创新的胆识,而又不犯民间企业家的鲁莽与昏招。”

“哈哈,老头子您过度夸奖我了!你的支持,市里领导的支持,百姓的支持,才是我成功的基础,才是我的基本功!”

月满西楼,院子里笑声朗朗,瞧,这对父子……2022-6-7

孩子不爱学习,对很多家长来说是极为头痛的一件事,但爱玩是所有人的天性,不分幼儿还是成人。学习本身就是反人性的事情,没有人天生爱学习。

成年人知道学习的意义,会主动克服困难投身其中,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但人类幼崽不懂,就需要家长帮他分析原因,扫清障碍。孩子不爱学习,可能是因为:

1.习得性无助,没有成就感。

当孩子基础不扎实,继续学习更深层的知识时,往往会感到沉重的压力,当压力过重时,孩子就会失去信心。

他觉得自己努力学习了,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会因为一次次的失败而否定自己,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这种情况下,家长一定要及时辅导,慢慢教给孩子方法。最有效的办法是,家长深入研究某一个学科,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法,什么时候预习?什么时候整理笔记?做完笔记做哪套题?疑难问题怎么解决?摸索好之后,逐步固定下来,然后沿着这个方法去努力,集中时间和精力先把某一刻科的成绩提上来,让他摆脱习得性无助的困扰。

我女儿上初中第一次月考,地理考得不好,信心上有一些打击。我想帮助她,首先就要做到把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弄明白,只要她有迷惑,我就可以解释明白。其实很辛苦,但你做到了,就可以帮助孩子进步,建立信心。

2.体会不到学习乐趣

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唯一的方法就是能让他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这种乐趣来源于很多方面,比如成就感、仪式感、游戏感等。举几个我带自己孩子“有趣学习”的例子吧。

(1)制作竹简学古文

为了学古文,我和孩子一起做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竹简,让孩子在手工制作中,悄然积累。因为要在作品中展示,孩子会自觉要求认真书写,反复吟诵,自然就文在胸中啦。

材料:冰棒 麻绳

步骤:(1)在冰棒两端0.5cm处打孔;(2)书写古文;(3)用麻绳穿入冰棒两端的孔中,依次编系,同时整理;(4)落款盖章

保存:卷起来放在布袋中,吊上标牌,就是古文竹简档案啦。

(2)用生活用品自制教具

小学六年级数学中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和孩子用切拼的方式,将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体的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是V=sh。

能动手感受的,就不动嘴讲,一动手,问题就一目了然。该推导过程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具是黄瓜。

(3)开个电台,积累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在语文考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想一蹴而快速提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长期积累、形成语感才是王道。

女儿四年级的时候,我鼓励她在喜马拉雅电台开设了《念念才能有词 小学语文阅读积累》专辑,小主播当得积极性贼高。(家长们都懂)

从《小学生小古文100篇》、《走进小古文 阅读与训练》到《窦神来了:经典文言文精讲》,朗读积累了两年多的时间。目前看,效果很好。

(4)在博物馆画笔记

首都博物馆地下展馆设有青铜器常规展。它将青铜器按照食器、酒器、水器、礼器、兵器、乐器做了分类介绍,专业、详细、友好,我和女儿很喜欢去看。

女儿三年级时,在首都博物馆边看展边画了一些随手笔记,她的国画老师跟我说:您这么培养孩子,要出大师的。真没敢往哪儿想,就这样慢慢地去感受、欣赏这些宝贝,是和孩子逛博物馆最好的方式。

综上,并不是只有正襟危坐在书桌边,规规矩矩,认认真真才叫学习,先在各种形式中把学习有趣化,吸引孩子进入轨道,再谈学习效果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