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领导人伯里克利进行了一场演说,悼念在与斯巴达人作战中牺牲的雅典将士,这场战争发生于公元前431年,距今已有2453年之久。
演讲部分内容如下:
我们的政体不与他国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四邻,相反我们是其他城邦的榜样。我们的政体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且公正地解决人们的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就得到了确认。任何公民只要有长处,就能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对其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回事。贫穷不再是参政的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家境有多黯淡。……
总之,我想说:雅典是希腊的学校。……
在2400多年前,雅典的这位领导人对民主政治的见解确实让人惊叹,他使雅典进入了最辉煌的时期,此时还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一些著名的思想家。
在公元前1184年4月24日这一天,希腊人制作使用了特洛伊木马进入特洛伊城。随后就攻陷了这座城市。#回眸历史#
——战争起因: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因为妻子海伦被帕里斯抢走,因此向希腊各城邦求助,共同出兵特洛伊。总计有一千艘希腊战船及五万名士兵参战。这场战争一打就是十年。 后来,受到雅典娜的指引,他们打造一只巨大的木马,里面躲著伏兵并佯装撒退,让特洛伊人将其当作战利品带回城内,借此攻入特洛伊。希腊人进入特洛伊城后,烧杀掳掠,最后带著战利品满载而归。
“特洛伊木马”是希腊军队在特洛伊战争中,用来攻破特洛伊城的那匹木马。荷马史诗中的“木马屠城记”这一直被现代科学家视为神话故事,直至十九世纪时,业馀考古学者海因里希·施利曼才证实特洛伊城的遗址。特洛伊城的出土是19世纪考古学界最重大的发现之一,施里曼也瞬间成为家誉户晓的人物。
在1876年以前没有什么人知道如何妥善进行考古挖掘,当时根本没有所谓科学的考古调查,而且大概也没有其他人比施里曼有更多实务田野经验了。如果没有他对考古的热情、支持与奉献,那么也许特洛伊等遗迹就像亚特兰提斯一样至今也只是故事书上的一段传说而已。
斯巴达300勇士在温泉关以寡敌众,血战波斯大军,最后全军覆没的故事早已传遍世界。2006年的战争电影《斯巴达300勇士》更是让人看得热血沸腾。然而,斯巴达300勇士只是西方人制造的一个传说而已。
真实的温泉关战役中,斯巴达人可不是孤军奋战,他们还有很多很多盟军。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名著《历史》中的记载,防守温泉关的希腊军队由300个斯巴达人、1120个阿尔卡地亚人、1000个波奇司人、700个铁司佩亚人、500个铁该亚人、500个曼提涅亚人、400个科林斯人、400个底比斯人、200个普列欧斯人、80个迈锡尼人组成,此外,罗克里斯人全军出动,但具体人数没有记载。因此,希腊联军的总人数在5200人以上,推算罗克里斯人全军最少也有1000人,那么,希腊联军的总兵力在6000—7000之间。这是希腊城邦在生死存亡之际,抛弃恩怨,联合对外的军事行动。唯有如此,希腊军队利用险要的地形优势,方才有能力对抗人数占优势的波斯军队。
不过,希罗多德对波斯军队人数的记载十分夸张。希罗多德对波斯军队规模第一次推算的结果是(波斯本土军队)二百三十一万七千六百一十人,第二次推算的结果是(加上希腊仆从军)二百六十四万一千六百一十人,第三次推算的结果是(加上所有后勤人员)五百二十八万三千二百二十人。500多万!波斯军队要是真有这么多,以当时的人口生育水平,怕不是要全国总动员,男女老少集体搬迁到希腊吧?看来,把听上去就拉风的“百万大军”挂嘴边,不光是中国文学家的习惯,也是欧洲文学家的习惯。
在希罗多德的笔下,温泉关战役依然是一个夹杂着史实的神话故事,数千希腊军队对战百万波斯军队,即使战败也不丢人,反而更能凸显希腊人不畏强权、勇于战斗的精神。
美国可能被刺激到了,开始拍自己的长津湖大电影《忠诚》了。美国为啥时隔多年要拍朝鲜战争?那是因为美国人尤其是好莱坞是真讲政治。
《斯巴达300勇士》2007年上映,值得一提的是同年美伊关系恶化战争一触即发,甚至40%美国人觉得会合伊朗开战。
《怒海争锋》2002年上映,同年美国法国关系降温,原作是英国人写的打败美国军舰,好莱坞改编电影时,就变成了英国人打败法国军舰。
现在中美关系降温,好莱坞又想起来这场中美之间唯一一次直接大规模战争的题材了。朝鲜战争电影这不又出来了?不过这电影倒是承认这是美国忘了的战争……
看见了吧?国内这帮人天天喊着去政治化,搞艺术无国界那套。人家美国却死死守着底线丝毫没忘。这么看好莱坞是远比横店讲政治的地方。
亲俄民民兵“斯巴达”营第二连连长,绰号“水”,在4月19日,阿瓦迪夫卡战斗中阵亡。这名亲俄民兵连长,参加了顿巴斯8年的战争。#亲俄民兵#
人类历史上由于瘟疫而导致文明衰落的例子数不胜数。
公元前430年,雅典城邦如日中天,想在原有霸权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希腊半岛所有城邦的控制权,于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展开了大战。
就在战争爆发的第二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改变了战争走向,这场瘟疫来势汹汹,不仅造成大量伤亡,即便侥幸康复,大部分患者也会失明且失忆。修昔底德作为目击者,描述当时雅典的内部犹如炼狱一般恐怖:人们“像苍蝇一样死亡”,垂死者的身体堆积起来,塞满了街道。瘟疫的影响,除了人员大量伤亡以外,更重要的表现为社会失控、道德堕落,以及信心丧失。甚至伯里克利本人也因瘟疫死去,雅典陷入群龙无首,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最终失掉了战争,耻辱地向斯巴达投降,整个城邦从此一蹶不振,走向衰亡。
公元165年,同样是如日中天的罗马帝国也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瘟疫最初在帝国东部蔓延,随即又迅速扩展到西部的意大利、高卢和日耳曼地区,罗马帝国的所有行省都无法幸免。包括社会精英在内的众多人口,由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而大批死亡。不少地方的基层治理能力就因此遭遇重创。大量士兵毙命,罗马帝国不得不从奴隶和角斗士中招募新兵。帝国的银矿开采也因瘟疫而陷入停顿。东方商业重镇亚历山大港的银币铸造完全停止,商品价格普遍上涨而地租却巨幅下跌。这场瘟疫足足肆虐了七年时间才终结。然而,当大部分人们觉得灾难已经过去,疾病却在公元191年再度大规模爆发。许多村庄从此彻底消散,大城市人口也遭遇二次重大次损失。在帝国的核心罗马城,每天就有超过2000人死亡。整个罗马帝国的死亡率则在10%-20%之间,大约有750-1500万人陆续毙命。
这场被称之为“安东尼瘟疫”的灾难过去没有多久,到公元249年,可怕的西普里安大瘟疫又再次降临在地中海各地。这次灾害的破坏性在很多方面比安东尼瘟疫更甚。作为东方第一大城市的亚历山大,市民数量从原本的50万锐减到只有19万人。随后,病魔又从埃及扩散到希腊、意大利、高卢和西班牙,在罗马全境不间断地持续了15年时间。罗马帝国无可奈何地衰落,最终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彻底灭亡。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的60多年后,残存的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却到达了它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经过数十年的修养声息后,凭借着辽阔的疆土和富裕的东方行省,拜占庭帝国一跃成为当时西方国力最为雄厚的国家。接连灭了汪达尔王国和东哥特王国,打败了法兰克王国和西哥特王国,收复了除西班牙和高卢以外的西罗马帝国领土。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曾经称霸西方的罗马帝国,即将在拜占庭帝国的手中重生。但是,这一切,却将被一场西方世界史无前例的大瘟疫彻底摧毁。
公元540年,一艘商船抵达了拜占庭帝国的产粮和经济大省埃及,随船带来的不仅有粮食,还有可怕的耶尔森氏鼠疫杆菌,这种细菌所引发的疾病在日后有更著名的名字-黑死病。在当时的拜占庭医生普罗科皮乌斯的记录中,病人起初只会感到虚弱和头痛,但是随后,当疾病蔓延到了肺部时,病人就会感到全身疼痛,不少病人的皮肤上出现大量连片的黑斑,而绝大多数人在一周内就会死去。瘟疫传播到的地方,大多是帝国境内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瘟疫所到之处至少有四分之三左右的人死去,幸存者们惊恐万分地离开城市,分散躲避在郊外和农村,各个行省的民生和经济遭到致命性的打击,帝国的生命线-财政,也因此受到了毁灭性的摧残。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也没能逃过一劫,自第一名病人得病以来,共计3个月的时间里,死亡率演变到每天有1万人死去。城市完全瘫痪了,贸易被迫停止,工匠们拖家带口逃离首都,而农民们也选择抛弃农田而逃到深山老林之中。拜占庭的人口从4000万锐减到了2600多万,首都有40%以上的市民死去,大量的兵源和税收来源就此消失,而逃离城市和农田的人们也很难快速回到故乡,农业、商业都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国家的军事力量也因兵源的死亡大幅衰弱,查士丁尼登基时,拜占庭有50万军队,瘟疫过后,只剩下15万军队,昔日荡平拥兵十数万的蛮族王国的拜占庭帝国,居然对几千名入侵首都郊外的匈人骑兵无能为力。
罗马帝国复兴的道路,被这场瘟疫彻底葬送。 拜占庭帝国也从此走向衰落。
今天的科学技术虽然与古代不可同日而语,但病毒也在进化,变异速度极快的新冠病毒对人类文明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我们掉以轻心的话,历史的悲剧就有可能重演。
秉承着前指挥官弗拉基米尔·佐加上校的遗志,在昨晚开始的激烈战斗已于莫斯科时间今天早晨结束。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近卫”斯巴达营”击败乌军第15独立山地突击营。缴获该营营旗,其残部已溃退到马里乌波尔城内。
#乌克兰#
顿巴斯民兵武装知名指挥官战死
顿巴斯民兵武装“斯巴达”营指挥官弗拉基米尔“沃哈”上校今天战死。
弗拉基米尔从2014年夏天开始参战,在过去的8年里,他经历了顿巴斯民兵与乌克兰武装部队的所有重大战斗,今年年仅27岁。
斯巴达300勇士“硬刚”百万波斯大军?真的不要被电影骗了,真实的历史真相是:“斯巴达300勇士”全军覆没,伤敌500!
公元前481年,波斯皇帝薛西斯向臣服于波斯的100多个民族凑齐了一支25万人的大军(不是电影里的100万,而且这25万人还有很多后勤民工,战斗兵力可能只有十几万)。
为了这次出征,薛西斯可是足足备战了四年!他的作战计划是:仿效“大流士”当年以陆地进攻为主的方式,穿越色雷斯、马其顿,然后南下征服希腊。
面对“来势汹汹”的波斯大军,希腊人也变得“空前团结”:他们由30多个城邦组成了军事同盟。联盟推举斯巴达国王“李奥尼达”为陆军统帅,而海军统帅则由斯巴达人“优里比阿德”担任。
希腊联军一共有11万人,战舰400艘(可见希腊军队的兵力规模并不会比波斯军队逊色多少)。而至电影中的主要战场“温泉关”,是的!那里确实是海岸边的一个狭窄通道“易守难攻”!
但是,李奥尼达的“300名斯巴达精锐国王卫队”,仅仅是希腊联军在“温泉关”所有兵力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在“温泉关”的“中门”和附近防线上,希腊人一共有部署7000名重步兵。
而电影中的那个叛徒“驼子”人物却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中的确有这么一个“叛徒”,但是人家不是一个“驼子”,只是电影为了艺术效果,而刻意加工“丑化”这个叛徒而已。另外在史料中,这个给波斯人带路的叛徒,也无法考证他是不是斯巴达人。
正是因为这名叛徒的带路,让波斯军队最后抄了希腊联军的后路。而“温泉关”的7000名希腊重步兵开始主动撤退时,当时李奥尼达率领的“300斯巴达士兵”负责断后(注意!是断后,而不是电影中的孤军迎战)。
据一些史料记载,当时这“300斯巴达士兵”在断后过程中确实表现英勇!在掩护大部队撤离时,他们不断和波斯的先锋部队激战缠斗,尽量延缓波斯大军的追击步伐。最后,这“300斯巴达士兵”被波斯大军的优势兵力完全包围,全员战死!
值得注意的是,“斯巴达300勇士”在战斗中一共杀伤了约500名波斯士兵(而不是电影中说的杀敌两万)!能让攻击一方付出了比自己多“200人”的伤亡代价,这一结果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绝不是电影中描写的那样“杀敌如斩乱麻”,那些只不过是“油画”般的战争艺术表现形式而已。
以上,就是电影《斯巴达300勇士》这一故事的历史背景。
300人对抗30万大军,超燃战争史诗!《斯巴达300勇士》#斯巴达300勇士怎么能够对抗数10万的波斯大军呢?# #推荐好看电影#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