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当师长,38岁成中将。他新婚之夜也不忘“营业”,带着一个排去偷敌方武器。
这位新郎官就是传奇猛将周志坚,1917年出生于湖北周家湾,家庭贫困的他从小就在铁匠铺当小工。
12岁那年,有支红军路过村口。周志坚借故溜了出去,追上部队嚷着非要参军不可。
指挥员一看他还没有枪高,表示不能接收。不曾想,这个倔小孩横竖不听,一路跟着,赶也赶不走。指挥员无奈,只有收下他当了一名小通讯员。
没想到,这个娃娃兵长大后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屡立战功。从班长做起,逐步升迁,到17岁那年,竟然当上了红军副团长。
成为上校团长后,真正让周志坚刻骨铭心且一战成名的,还是那场最为悲壮惨烈的万源保卫战。
1934年6月,四川大军阀刘湘受蒋介石指令,向川陕革命根据地疯狂进攻。
时任政委的周志坚打得兴起,干脆把枪一扔,抡起大刀就砍向敌群,砍得刀口都卷了刃,杀敌无数。
在反攻战中,周志坚被密集的子弹同时击中右手和右胸,穿膛而过的子弹从他后背穿出,鲜血随之喷涌,他当场昏死过去。
当战友们找到他,看着就是一个死人。正准备掩埋时,只见他动了一下,急忙送往医院急救,这才捡回来一条命。
伤愈出院,周志坚调任红9军某师某团团长,带兵参加了强渡嘉陵江战役。后一路向西,直至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随后,周志坚在红军党校参加学习,一毕业就被提拔为红军师长,这年他才19岁。
转眼到了1946年6月,已是中原军区纵队副司令的周志坚,指挥纵队掩护中原局和军区机关部队撤退,打响了生死攸关的中原突围战。
敌军出动了9个师对我突围部队进行围追堵截。周志坚率部击退敌军数10次进攻,拼命夺下玉皇山和附近高地,杀出一条血路,掩护突围部队向西转移。
正在返回延安途中,周志坚得知39团仍陷入敌人重围之中,在请示上级之后,他又毅然决然地冲入敌阵,接应该团突出重围。
周志坚把该团分散到各地保存实力,仅带1个营向延安方向寻机突围。终因寡不敌众,连番苦战后,全营战士仅1名警卫员与他幸存。
福大命大的周志坚与警卫员化装成老百姓,穿过敌军的严密封锁,跋山涉水,辗转几千里,找到了中共南京办事处,最终回到了延安圣地。
1947年6月,周志坚被调到胶东军区,他来到临沂驻地向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报到,被任令为新5师师长兼军区副司令员。
7月1日黄昏时刻,初来乍到的周志坚指挥5师3个团向潍县前线的国军发起攻击。他不顾危险,亲自到突破口炮兵阵地指挥作战。
激战之中,突然一发子弹飞来,先击中周志坚的左手,又穿出射入大腿,再从大腿穿出,撞在炮筒上“铛”的一声坠落,他随即倒地,血流如注。
看到爱将一弹二伤,可把许世友吓坏了,赶紧把他送到了牙前县垂柳村后方医院。
“祸兮福所倚”。没想到周师长在后方医院养伤月余,居然招来了“桃花运”。
在疗伤期间,院长介绍他认识了医院护士矫明。这个19岁的女孩长得如花似玉,31岁的周志坚一见倾心。
美女爱英雄,招架不住的矫明终于被俘虏了。许世友也赶着起哄,来了个速战速决,直接下令两人闪电结婚。
大龄光棍抱得美人归,自然是喜不自禁。待到娇妻熟睡后,周志坚感慨万千,彻夜难眠。
他望着身边如花似玉的妻子,想着这么匆忙就结婚了,婚礼又太简单,总觉得太亏欠她了。
于是,他轻轻地翻身起床,溜出房门。
已是午夜,外面漆黑一片。他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突然灵光一闪,赶紧跑到战士营房,把一排长叫了出来。
不一会儿,一排战士集合完毕,趁着夜色,他们偷偷摸到了敌军据点。
月黑风高夜,国军做梦也想不到,刚刚入完洞房的大师长会前来“拜访”他们。
周志坚与一排长麻利地解决了弹药库门前的2个哨兵,解下钥匙打开库房,一排战士飞身而入,个个满满地抱着武器迅速撤离。
新房内,矫明一觉醒来,不见新婚丈夫,很是惊讶。她起床出门到处不见人,便找到司令部。
许世友听说昨夜新郎失踪了,也是大吃一惊,他担心敌军特务深夜劫走了周志坚。矫明一听,吓得哇哇大哭起来。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灰头土脸的周志坚等人得意洋洋地抱着武器回来了。
矫明一头扑到周志坚怀里,紧紧地抱住他,生怕他又跑掉了。周志坚嘿嘿一笑:“我去给你采购新婚礼物呢!”
此后,周志坚征战大江南北,身经百战,战功赫赫,成为开国中将,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建国后,周志坚先后担任舟嵊要塞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等职。2005年6月9日,他病逝于武汉,享年89岁。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忆峥嵘岁月,致敬前辈,珍惜和平,我们一起向未来。
作者:阿永
照片拍摄于1946年,这是号称猛虎团长的楚大明不幸牺牲后拍下的。
他身背60多处伤疤,战功赫赫的大英雄,曾经28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曾是陈赓大将手下的一员猛将,他有着传奇的戎马生涯。
他牺牲后,6000名官兵舍不得与他分离,都抢着为其抬棺扶柩。牺牲时年仅31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抗日战争# #铭记历史# #今日头条# #致敬英雄#
这把一个充满故事的传奇宝刀。此刀第一任主人是康熙初年的辅政大臣遏必隆,遏必隆也算是清初猛将,虽然刀镡上挂了个“神锋握胜”的象牙牌,但这把刀就像是把被诅咒的不祥之物——遏必隆的孙子,也是乾隆初年的军机处首席大臣讷亲,是乾隆初期的宠臣,乾隆帝让他带兵攻打金川,却损失惨重毫无进展。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帝让国舅傅恒——也就是乾隆最喜欢的孝贤纯皇后(富察皇后)的兄弟、喜塔腊·尔晴的老公(划掉)——到前线替换讷亲,并用这把讷亲爷爷的佩刀赐死了讷亲。说来讷亲也是撞在枪口上了,乾隆十三年是乾隆帝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之前的乾隆帝一直想当个尧舜一样的圣君,以仁政作为自己的招牌,和父亲的苛厉作对比。然而在这一年,他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第一次登上泰山,想要完成超越秦皇汉武成为千古圣君的伟业,但是金川的失利让他威严扫地,更大的打击是回来的路上他最心爱的富察皇后也去世了,这似乎是上天展示给他的一种预兆,给他的盛世做了个残忍的评判——说起来,乾隆帝早就有预感:“朕御极之初,尝意至十三年时,国家必有拂意之事,非计料所及者。”(《清高宗实录》)——从此以后,乾隆帝一改仁政的理想或者说是人设,用冷峻的面具把自己的情感遮蔽起来,完全成了一个冷酷的政治机器。他强调满洲本位,打压汉族士大夫,尤其不忘随时敲打江南士绅,但其实在骨子里,他又是个很喜欢汉文化,尤其是江南文化的人。只是政治让他越来越偏离自己早年的理想,让他越来越像,甚至超越了他原来不太喜欢成为的人——像他父亲那样的人。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这把刀不仅见证了讷亲的悲剧,也见证了乾隆帝的无奈转折。不过话说回来,讷亲这个人死得一点不冤,讷亲其人极为跋扈,仗着乾隆帝的宠幸,他作为坐在军机处第一把交椅的人,就更是目中无人,谁都不放在眼里。后来连乾隆的弟弟弘昼都看不下去了,当着众人的面把他打了一顿。弘昼的养母就是乾隆帝的亲生母亲钮祜禄氏,跟乾隆帝年龄差不多大,两兄弟从小就亲,结果乾隆什么都没说,从此讷亲才有所收敛。所以他最后被论罪也没人给他说情,当然也没人敢给他说情,去触碰乾隆帝的逆鳞。这把刀的故事还没完,到了咸丰年间的太平天国战争,咸丰帝把此刀赐予前往镇压的赛尚阿,结果照样战败,并被摘去顶戴花翎,革职拿问,随后即押解回京,听候查处。这些显得这“神锋握胜”就像是个笑话——当然,咸丰帝不怕触霉头是因为可以理解为傅恒是用这把刀平定大小金川土司之乱的。《清稗类钞》也记载此刀“风雨之夕,辙见紫色,盖杀人至多也。”可能这就是它不祥的原因吧
【萧克上将在外国人眼中是啥印象?】
萧克23岁担任红六军军长,后来又是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再后来担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为贺龙和聂荣臻两位元帅的副手。
那么萧克在外国人眼中是什么印象呢?
美国人尼姆韦尔斯是这样说的:
“我觉得同这位非凡的人交谈是心神爽快的,因为他有着许多精确的事实和数字——这和大多数中国人不同,他们对数学上的细节甚少兴趣,肖克本身就是对中国人旧有的谦卑行为的完全革命。他知道自己的价值,而且毫无顾虑地对它进行评价。他的独特之处是,他在日记上记了他曾参加的170次战斗。他问他曾负伤多少次时,他在纸片上写下了确切的日子。他做什么事情总是一干到底,有始有终,决不半途而废。像周恩来、徐向前和毛泽东一样,肖克是中国人所称的‘军人学者’的再世。”
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猛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一书记述了一批解放军善于打仗的猛将的征战传奇及其个人性格,该书为读者喜爱的畅销书。
猛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
#夏日生活打卡季# #动漫# 《剑风传奇》漫画中,“神之手”格里菲斯手下的几员猛将。
在新成立的鹰之团大军中,首当其冲的大将就是格里菲斯的随从——“不死佐德”。其头上长着巨角,背后有翼,浑身宛如黑狮子,力大无穷。
此外,还有“月光骑士”——劳古斯,手持长枪的骑士,全身可以变成金属一般锋利。
“火龙巨人”——古伦贝鲁多,高大威猛的战士,变成火龙后可以吐出热焰。
“魔弓手”——阿巴英,擅长远距离射箭攻击,变身后,上半身为兽人形,下半身为长角鹿形。
【抗美援朝战争秘闻:李承晚要以电力换取中国撤军】
1950年10月,毛主席决定出兵抗美援朝,是一个谁也想不到、且后来被历史证明是十分英明的决策。
朝鲜战争爆发后,一筹莫展的蒋介石大呼:第三场世界大战爆发了!跃跃欲试,立即要求派三万精兵去“帮助”韩军。
这却让他与同盟者李承晚第一次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分歧。
为什么?
因为中国出兵朝鲜,蒋介石认为,中共与美军干起来,就可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政权。而李承晚呢,却高兴不起来,认为中国出兵,就意味着他可能失去整个朝鲜半岛。
于是,昔日的好友一时之间,变得脸红耳赤,心生龌龊了。
但是,李承晚并没有向蒋介石让步。
当后来美国人确认中国确实出兵了时,11月2日,美国《纽约时报》在它的每周新闻摘要中有点诡秘地说:
“有些南朝鲜官员建议同中国做笔交易——保障向中国继续供电以换取他们撤军。”
这电是指发自鸭绿江大坝的电力。
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猛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记述了中国出兵以及中国王牌军将领们在抗美援朝中出色作战。该书以全面、客观的史料为基础,描述的战事恢弘巨大、惊心动魄,记述的战将智勇双全、所向无敌,是一部了解我军最善战的王牌部队及其将领的经典式军事历史畅销书。
猛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
1946年,“猛虎”团长楚大明不幸牺牲后,留下的一张罕见老照片,镜头中他的遗体被放在一张简易的木板上,战友们望着他神情肃穆,这样的悍将陨落,大家内心之中可想而知该有多么的难受。
楚大明曾经是陈赓大将手下的一员猛将,在他传奇的戎马生涯中,他曾28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全身伤疤有62处,1947年1月27日,楚大明在汾孝战役中牺牲,年仅31岁,并且没有留下子女后人!
三国时期第一猛将到底是谁?
三国中第一武将是吕布,如果你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只能说明你中三国演义的毒太深了,三国演义中,吕布是妥妥的最强王者,他靠着自己强悍的武力,留下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传奇,但其实吕布在真正的历史中并不是第一。
三国中第一武将其实是关羽,也正是因为他在三国时期独步天下的武艺和军事谋略,留下了武圣的称号,三国中吕布号称单挑王,留下了无数的单挑奇迹,最著名的是三英战吕布,但这些都是演义中虚构的,如果真的三英战吕布的话,估计吕布会死无全尸的。
在三国中唯一留下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的人只有关羽,在徐州兵败后,关羽被俘虏,暂时投降了曹操,随后曹操和袁绍这两个好基友突然翻脸了,并且还互相大打出手,袁绍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初期打得曹操抱头鼠窜,毫无还手之力,这个时候曹操手底下不少人准备换一个老大了,士气十分低迷。
而关羽在这个时候则上演了一出千古绝唱,为曹操提升了很大事迹,这件事就是著名的斩颜良,当时关羽奉命跟随曹操出军作战,在两军对阵时,关羽独闯万军,一个人就干掉了颜良,让当时在场的所有人亮瞎了双眼,曹操更是直接好感度爆棚,一下子就对关羽爱不释手,当然关羽最终还是去找他的好大哥刘备了。
这是三国时期唯一的一次靠个人武力扭转占局,改变一场战役的作战,也一下奠定了关羽第一武将的地位,这也是后来很多将领一听对阵关羽就两腿打颤的原因,毕竟这样一个牛人,谁见了都得哆嗦。
17+5猛将比肩火箭传奇!休城迎来新选择,斯通又要捡宝了?
近日,一位休斯顿大学的三年级学生向火箭队推销自己,他就是昆汀·格兰姆斯。格兰姆斯今年场均得到17+5的数据,带领休斯顿大学打进了NCAA疯狂三月的四强。上一次休斯顿大学打进四强,还是火箭队传奇中锋奥拉朱旺带领的。这位17+5猛将真是比肩火箭传奇!
而格兰姆斯也向火箭队示好,想要留在休斯顿打球,斯通又要捡宝了?
1943年,抗日将领曾玉良率部攻打敌人的时候,被汉奸出卖不慎中埋伏,结果在敌人的偷袭中遇害,年仅29岁。
曾玉良不同于普通军官,他是骑兵队的指挥员,抗战时期,这样的部队战斗力十分强悍,多次在战场上建立功勋。
有一次,曾玉良的骑兵队和500名敌人相遇,他沉着冷静的下令不要开枪,和鬼子展开一场正面对决。
日本鬼子本就很喜欢炫耀武力,无论是拼刺刀还是搏击,或者是骑兵对决,这些都是他们很感兴趣的。
于是,双方进行了一场残酷的厮杀,曾玉良在敌阵汇中往返冲杀,腿上被敌人砍了几刀都没有撤退的意思,反而越挫越勇,奋勇向前,连续砍杀几名鬼子。
1个小时后,骑兵团的士兵损失过半,敌人则有100多人被杀,但总兵力比我方更多。鬼子军官觉得占据上风,便开启了新一轮的攻势,曾玉良被迫带领战士们撤退,并不断开枪阻击。
很可惜的是,骑兵团携带的弹药不多,很快就打光了,这让日本鬼子更加得意,在后面穷追不舍,丝毫没有放弃的打算。
但是跑着跑着,日本鬼子发现不对劲,因为曾玉良的部队明明可以接战,却一个劲向前跑,似乎是有意把他们引入某个地点。
正当日本鬼子怀疑的时候,发现四周的地形变得无比狭窄,周围都是悬崖峭壁,只能看见头顶上的天空,他们显然进入到一个峡谷地带。
鬼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听见两边的机枪声,刚刚还无比得意的鬼子,瞬间成为活靶子,一个个被打翻在地。
几分钟后,数百名鬼子就被打得只剩下30多人,他们趁乱退出峡谷,曾玉良带领骑兵团猛追,后续援军部队立即跟上。
那个年代培养一名骑兵,就和现在培养一名飞行员相同,难度和耗费特别大。日军也不忍心放弃这30人,就打开营门等着他们回来,这正好给了我军冲入敌营的机会。
这场战斗,我军将敌人的大营冲得七零八落,消灭数百名鬼子,曾玉良当记头功。
曾玉良隶属于129师,是刘伯承元帅的老部下,早在红军时期,他就以骑兵作战能力突出闻名。
红军长征期间,有一支非常强悍的骑兵部队,擅长在各种地形进行作战,为大部队提供掩护。
曾玉良作为骑兵队的负责人,早年特意前往喀什学习,接受过苏军骑兵指挥官的直接指导。抗战开始后,曾玉良凭借丰富的经验又对骑兵战术进行改良,组建了一支战斗力更强的部队。
日寇集结重兵,对山西地区的八路军指挥机关进行扫荡时,曾玉良的骑兵团承担起掩护机关和群众撤离的重要职责。
当时,前方出现了一个鬼子联队,总兵力达到1000多人,由于我方撤退的人中,大部分都是妇女伤员和老百姓,并不具备作战能力,万一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曾玉良主动请缨,带领战士们奋勇向前。正好敌军阵中有半数以上都是骑兵,双方进行殊死搏杀,曾玉良笑到最后,成功打得敌人仓皇逃跑。
但很可惜的是,这样一位猛将没有活到抗战结束,年轻的生命如昙花一现,否则他必定会创造更多的传奇故事。
1964年,许世友女儿许华山陪着朋友去参加招飞体检,不承想负责人竟然拉着她的手,十分激动地说:“你的每一项检测都通过了,各方面都很符合,真的不考虑一下当飞行员吗?”
1964年,招飞体检中心。在众人体检完毕后,主任问道:“今天的身体检查如何?合格的有几个?”
一个工作人员一脸失望地对主任回答道:“今天的情况并不好,来的人很多,看上去都很好,但却没有一个能通过考核。”主任也是失望,就在要走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身体和个头都不错的女孩,便说道:“那个女孩也体检了吗?她的体检报告在哪儿?”
顺着主任指的方向看去的工作人员说:“我没见她体检过。”于是主任走向了那个女孩问:“你没有参加体检吗?”
见此那个女孩赶忙说道:“没有,我是陪我女朋友来的。”主任听后笑了笑,对女孩说道:“你不去试试?做个飞行员多好,而且还是个女飞行员!”这时,她的朋友也在一旁对女孩说道:“对,你也去看看,就当是一次体检。”于是女孩架不住朋友和工作人员的劝解就同意了体检。
结果出来她的身体素质非常好,而且所有检查项目都通过了,没有一项是不合格的。见此主任很高兴,拉着她去填表格,并对她说:“先填表格,你要是想当飞行员的话,现在你已经可以当了,要是不想当的话,你也可以放弃,这取决于你自己。”
于是女孩就稀里糊涂地被拉去填了表,在填家属表格的时候,女孩写下了许世友这个名字,那个主任看到后便大吃一惊问道:“这个许世友是原南京军区司令吗?”女孩边写边回答道:“对呀,他是我父亲”
原来这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女孩是我军著名猛将许世友的女儿,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许世友将军是何许人物呢?
他在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中国人民争取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世友先后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副总参谋长等等要职。加上许世友在军队服役期间,曾多次参加指挥过著名的战斗,并因此而声名远扬。再加上他从小便师从少林武功很高,他还为人豁达,仗义,因此很受人爱戴。
许世友有三次婚姻,第一段婚姻他和妻子育有长子许光,第二段他和妻子没有孩子。第三段是许世友在胶东军区司令员的时候迎娶的,两人一起度过了大半辈子,有了六个孩子,分别是二儿子名唤许建军,而三儿子叫许援朝,大女儿名唤许丽,二女儿则名唤许桑园,三女儿叫许华山,而四女儿叫田小兵。而参加这次检查的女孩便是许世友将军的三女儿许华山。
因为检查的主任让许华山去问问自己的父亲同不同意她参军,于是许华山立即坐火车回了南京向父亲说明了参加空军体检的事,而许世友听到这个消息,又惊又喜。
高兴的是她一直认为娇滴滴的女儿体质这么好,竟然能成为一名女飞行员;担心的是,身为一名退伍军人,他很清楚,飞行员的训练有多辛苦,有多危险。但看到许华山想要当兵,他也就同意了。
于是许华山如愿被哈尔滨空军第一飞行学院录取,于是许世友在送女儿时把她叫到跟前说道:“既然要当兵,就要努力,不管有多艰难,都要坚持下去,别让我失望。另外,你出去之后,不能用我的名义,搞什么特别的事情,你要时刻记住你只是一个小兵。”
此后许华山便谨记着父亲的嘱咐,努力地训练,但是,飞行员的训练比她所能想象的要艰难得多,许华山多次觉得自己无法忍受,害怕自己无法毕业,于是渐渐有了退缩的念头,便给父亲写了信,诉说了军校的艰苦。
许世友看了女儿的来信,虽然心里也很难过,但还是回了一封信说道:“军人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既然你认为自己活不到毕业,那就做好死亡的准备,有了这样的毅力,什么样艰难的事都会迎刃而解的,因为我就是这样过来的。”就这样许华山在爸爸的鼓励和鼓舞下,没有再后退,最终还是咬紧牙关,做了一名合格的女飞行员。
很多孩子,小的时候都有成为一名军人的梦想,尤其是空军,飞翔在广袤蔚蓝的天空,这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众所周知,成为一名飞行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条件就是必须具备强壮的身体素质,这也就让许多人的梦想都破灭了。但是许华山做到了,虽然是无心插柳,但是就是因为这样的机缘巧合,让许华山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
#古史传奇##历史冷知识# #历史# 公元前196年,吕后对刘邦说:“你好糊涂阿,彭越是个猛将,你将他发配巴蜀,岂不是养虎为患。还好我路上遇见他,把他带了回来。我认为还是把他杀了好,免得后患无穷。”
原来在这之前,刘邦出兵平定陈豨叛乱的时候,曾向彭越请求火力支援。而彭越却谎称生病,只是让手下将领带着兵去支援刘邦。刘邦见彭越没来,觉得他很没有诚心,就派了一个使者去训斥了彭越一通。
见刘邦生气,彭越知道后果很严重。于是他决定病也不装了,骑着马就准备向刘邦请罪去。这时候,他的部将扈辄拦住他劝道:“大王如果想去见刘邦的话,当初就该去了,而不是等到现在。我敢保证,你现在去肯定会被抓起来。与其这样,不如就此出兵谋反吧!”
谁料在这关键时刻,彭越犯起傻来:“算了,老刘那边我也不去了,我继续装我的病就是了。”原本刘邦只是怀疑彭越,却没有证据,所以没打算深究彭越。
但是凑巧这个时候,彭越看身边一个太仆很不顺眼,准备杀掉他。太仆知道后,慌忙逃到关中向刘邦告发彭越和扈辄。刘邦大为震怒:刚灭了一个陈豨,又跳出来一个彭越。这可都是你们自找的,怪不得我了。
于是刘邦派人去把彭越抓了起来,然后交给廷尉审讯。审讯结果可想而知,彭越确实意图谋反。此时刘邦还算有点良心,念在彭越昔日功劳的份上,并不打算杀他,只是把他贬为庶民,发配巴蜀。
流放途中,彭越遇到了从长安去往洛阳的吕后。不知道彭越是缺根筋还是少个心眼,居然拉着吕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道:“皇后,冤枉阿!我真的没打算谋反,请您念在当年我追随皇上打天下的份上,在他面前替我求个情,让我回故乡吧。”
吕后见彭越哭得如此凄凉,当场答应道:“我还是了解你的,你忠心耿耿,并不像那个韩信。你现在就随我回去,我定会在皇上面前替你求情的。”
天真的彭越居然相信了吕后的话,屁颠屁颠地跟着她回了洛阳。于是就有了故事开头的那一幕。《史记》中记载吕后对刘邦说的原话是: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
随后吕后就设计让人再度揭发彭越谋反。刘邦借机杀了彭越,并灭了家族。就算这样,刘邦还觉得不解气。他让人把彭越剁成了肉泥熬成了粥,然后给每个诸侯都送了一碗过去。以此来警告他们,谋反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可怜的彭越一生驰骋疆场,没有身死沙场,却死于妇人之手。他的下场和韩信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如果韩信听从蒯通的话,彭越听了扈辄的劝,或许刘邦能不能坐稳天下还是未知只数。
话说回来虽然两人下场一样,但是韩信死得明白。死前他至少还知道说“吾不用蒯通计,反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哉!”而彭越就有点可悲了,死得不明不白。或许死之前都不知道是吕后加害自己,说不定还对她心存感激。
1949年,西北战场捷报频传,兰州顺利解放,可是彭德怀彭老总却在跟一个人大发脾气,痛骂说:我一野的家底都让你败光了,你混蛋你!
面对这痛斥,被骂的人轻轻说了一句:炮弹没有了,可以再造出来,可西路军的战士们再也回不来了!
这话让彭老总想起了12年前惨烈的战场,随之陷入沉默,轻轻一摆手,就让这人离开了。
从彭老总那里离开后,这人久久不能平静,来到了城外的山坡上,面对祁连山方向看了好久好久,也忍了好久好久。
终于在临别三鞠躬后忍不住了,跪倒在地,嚎啕大哭了起来。
这人就是郑维山中将,一个铁血战将。
到底是为什么?让一个铁血战将如此动容,念念不忘祁连山?哭成这样?
这一切要从1936年(民国25年)的西路军西征说起。
当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一部,在甘肃省西北部与国民党军马步芳、马步青军阀部队进行了激烈战斗。
西路军中就有郑维山任职政委的第88师,当时跟郑维山搭档的师长是熊厚发。
88师是一支新组建的精锐之师,以号称“夜老虎团”的265团和268团合并组建而成,可谓西路军中最为精锐的部队。
可遗憾的是,这新组建的部队跟西路军两万人马,却在和西北军阀马家军的遭遇战中,屡次遭遇惨败。
西北三马的部队是当地的地头蛇,熟悉地形,骑兵彪悍,机动性不俗。
反观西路军,后勤补给不足,让将士们处境艰难,增援部队迟迟不来,也让西路军只能孤军奋战,持续四个多月的激战中,西路军损伤惨重,郑维山所在的88师也是如此,在倪家营子一战中,师长熊厚发身受重伤,被俘牺牲,政委郑维山被战士们拼死救出,一路伪装成流民,沿途乞讨,历经险阻才回到延安。
这场战争的惨败,还有不堪的记忆,成了郑维山心中刺,但凡想起就隐隐作痛誓言复仇。
后来的郑维山也在这复仇心激励下不断学习战斗,从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参加百团大战,在抗战中奋勇战斗,成长成了高级军政干部。
1949年1月,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顺利结束,曾经占尽优势的蒋家王朝日薄西山。这秋风扫落叶之势,让无数解放军将士们欢欣鼓舞。
同年4月21日,毛主席和朱老总发出了著名的,向全国进军命令。
当时,已然成了第一野战军第19兵团63军军长的郑维山,接到命令,跟随彭老总一起来到了曾经奋战过的大西北。
这是因果,是宿命,更是复仇。
一路走来,郑维山憋了一肚子火,打了无数的硬仗和恶战。
解放兰州战役中,面对曾经的仇人马家军,郑维山的怒火再也压制不住,奉命攻击马家军驻地,兰州东南屏障窦家山的郑维山下令万炮齐发,用不计成本的方式,向敌人阵地宣泄了一万多发炮弹,直接打空了炮弹库存。
打得马家军哭爹喊娘,尽数全灭。
看着这些曾经残忍屠杀红军战士、做出无尽恶事的敌人血肉横飞,灰飞烟灭,郑维山仰天长啸,放声大哭,将憋了十多年的恶气释放了出来。
随后他静悄悄地来到了当年88师战士们牺牲的山上,用深深的三鞠躬,跟战死的战友们诉说了自己的思念。
兄弟姐妹们,我说到了,给你们报仇,报仇,报仇了。
正因为这宣泄炮火,才让他在战后被彭老总训斥了一顿,但是这些也不重要了。明白一切的彭老总不过嘴上念叨一二句而已。
后来的郑维山还跟随彭老总一起,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用战场上的优异表现抒写自己的传奇,并在1955年授衔仪式中,收获开国中将殊荣,成了名震天下的猛将,也让毛主席特别欣赏。
1967年6月1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时,毛主席再三询问,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郑维山到了没有?一听闻郑维山到了,毛主席才开始会议,并主动在会上跟郑维山合影留念。
后来毛主席更是将他和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相提并论,说: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赞誉他们风风火火雷厉风行。
1982年,调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郑维山,又一次来到了当年战斗的祁连山,想起了过去,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2005年5月,弥留之际的郑维山,人生最后心愿是将骨灰撒在祁连山,跟自己的战友们团聚在一起。
可惜的是,这最后遗愿,因为需要动用专机专送,家人不愿麻烦国家而没有如愿。
郑维山最后被安葬在了老家。
其实老将军不用遗憾了。
因为兰州战役中,他用最解气的全歼马家军报仇了,也告慰了战友们的在天之灵。
老将军就这么,用奋战的一生书写了传奇。
祁连军魂今犹在,万炮齐发为复仇。
老来念叨葬山脊,不求同生死共穴。
古代真正武艺高强的七大猛将。
大家不要被古典演义小说所迷惑,以为两军交锋之前,双方主将都要来一次单挑。
这其实在古代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真这么打,那有几个武将能活过两年?
古时候的主将,其实也是藏在一个敌人看不到的犄角旮旯里指挥,不可能冲在前面单挑。
古代几万人冲杀时,单人匹马冲进敌军大阵,斩杀敌将后再杀出重围,这实在是难于登天。
冲进敌军大阵之前,有很大的几率被乱箭射成一只刺猬。
冲进敌军大阵之后,如果没有比肩神明的武艺,瞬间就会被捅成马蜂窝,更别提斩杀敌将了。
“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如此高难度的操作,除了演义里面的虚构杜撰,真有人做得到吗?
答案是有的。
论战神,别再提吕布赵云,这才是古代真正武艺高强的七位猛将。
7、罗士信
说起罗成大家都很熟悉,他是隋唐第七条好汉,挑了靠山杨林,一战成名。
罗成是演义虚构的角色人物,他的原型取自于隋唐猛将罗士信。
罗士信是真实存在的古代猛将,因为武艺高强被张须陀赏识。
后来张须陀战死,罗士信几经辗转之下投靠了李世民。
李世民打王世充、刘黑闼时,罗士信冲锋陷阵,屡战屡胜,名动一时。
罗士信也有“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的史料记载。
士信执长矛驰入贼营,取一贼将首级,掷之承以矛,戴而行,贼皆眙惧无敢亢。须陀乘之,大破贼——《唐书》
6、常遇春
明代头号猛将常遇春,戎马一生,身经百战,为大明立下了赫赫功勋。
常遇春出身草根,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天生就是当武将的材料。
经过几十年战火的磨炼后,常遇春成长为一个睥睨天下的猛将。
然而白壁有瑕,常遇春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杀降”。
常遇春悍勇绝伦,武艺高强,他说过只要有十万人马,就足矣纵横天下。
常遇春也有“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的记录。
元兵五万陈洛水北,遇春单骑突其阵,遇春一矢殪其前锋元将,大呼驰入。敌大溃,追奔五十余里——《明史》
5、秦琼
受《隋唐演义》的影响,一说起隋唐猛将,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元霸、成都、裴元庆。
秦琼的武艺在《隋唐演义》里只能说很普通,连罗成、杨林这样的高手都比不上。
至于元霸,更是一个小手指头都能把秦琼给锤飞了。
但真正的秦琼非常骁勇善战,武艺高强。
他是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很早便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杀敌斩将。
秦琼也曾“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而且是有史料记载的,这可比虚构的元霸、成都强多了。
敌有骁将,炫耀人马,太宗颇怒之,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而进,刺之于万众之中,人马辟易——《唐书》
4、张辽
三国猛将张辽,打仗是典型不要命的风格。
张辽原本是吕布的部将,吕布被曹老板剿灭之后,张辽归降了曹魏。
由于《三国演义》的流传,人们普遍认为吕布才是三国头号猛将。
其实真正的吕布,无论是个人武艺还是统军作战,都算不上三国猛将。
张辽“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有两次。
一次是大战逍遥津,张辽率八百骑兵突入东吴十万大军中,斩杀敌将两位。
另一次更精彩,曹老板北征乌桓,张辽于万军丛中斩杀乌桓单于蹋顿。
率与虏遇,辽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辽先登陷陈,斩单于蹋顿——《三国志》
3、关羽
真正的三国,关羽全方位碾压吕布。
不熟悉《三国志》的读者说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是偷袭,还有赤兔马快的优势。
其实不然,关羽的武艺在三国才是真正的天花板,统军才略胜吕布太多。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蜀汉五虎将里赵云和马超的武艺为人称道。
但赵云跟马超都没有“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的记载,关羽却有,那就是著名的“白马斩颜良”。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三国志》
关羽的武艺,才是真的厉害,吕布就做不到“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
2、薛仁贵
唐代是古代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万方来朝,气势雄浑。
撑起大唐浩瀚天空的,自然是能征善战的唐代猛将。
论统军才略的,唐代头号猛将是李靖,论武艺,唐代头号猛将就是薛仁贵。
“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薛仁贵留下了太多的传奇。
另外,薛仁贵也有“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的史料记载。
他为了救自己的同袍,单人匹马杀入敌阵,斩杀了一位敌将。
至安地,会郎将刘君邛为贼所围,仁贵驰救之,斩贼将,系首马鞍,贼皆慑伏, 由是知名——《唐书》
第1名:项羽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项羽不仅个人武艺很强,统军作战也非常厉害。
项羽在他垓下之战,虽然四面楚歌,他一人斩杀敌军数百名,敌将十几位,一人一骑冲出刘邦的包围圈没有丝毫的压力,无人敢挡。
在这“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的七位猛将里,项羽的战绩一骑绝尘,无人能及。
项羽突出重围后,自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拔剑自刎。
项羽虽然败了,但他仍然是华夏不朽的战神。
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於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军一将——《史记》
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重量级拳击史上英雄辈出的年代。
4年来未登上拳台的拳王阿里,此时体重已超过正常体重9公斤,速度和耐力也已大不如前,医生给他的运动生涯判了“死刑”。
然而,阿里坚信“精神才是拳击手比赛的支柱”,凭着顽强的毅力重返拳台。
1975年9月30日,33岁的阿里与另一拳坛猛将弗雷泽,进行第3次较量。此前两次,一胜一负,这一次是决胜局。
在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精疲力竭,濒临崩溃的边缘。这个时候一片羽毛落在他身上,也能让他轰然倒地,他几乎再无丝毫力气迎战第15回合了。
然而他拼着性命坚持着,不肯放弃。他心里清楚,对方和自己一样,也是只有出的气了。
比到这个地步,与其说在比气力,不如说在比毅力,就看谁能比对方多坚持一会儿了。他知道此时如果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就有胜出的可能。
于是他竭力保持着坚毅的表情和誓不低头的气势,双目如电,令弗雷泽不寒而栗,以为阿里仍存着体力。
这时,阿里的教练邓迪敏锐地发现,弗雷泽已有放弃的意思。邓迪将此信息传达给阿里,并鼓励阿里再坚持一下。
阿里精神一振,更加顽强地坚持着。果然,弗雷泽表示“俯首称臣”,甘拜下风。裁判当即高举起阿里的臂膀,宣布阿里获胜。
这时,保住了拳王称号的阿里,还未走到台中央便眼前漆黑,双腿无力地跪在了地上。弗雷泽见此情景,如遭雷击,追悔莫及,并为此抱憾终生。
在最艰难、也是最关键的时刻,阿里坚持到胜利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成就了他辉煌人生中的又一个传奇。
洪金宝导演电影票房数据总汇:
2022年 《天珠传奇》(又名《福星旅行团》)预测票房3亿。
2016年 《我的特工爷爷》3.24亿。
1997年 《一个好人》4542万港币,年度票房榜冠军。
1997年 《黄飞鸿之西域雄狮》3026万港币,年度票房榜第四名。
1995年 《无面俾》843万港币。
1993年 《一刀倾城》197万港币。
1993年《战神传说》1240万港币。
1992年 《五福星撞鬼》828万港币。
1991年 《离线枕边人》572万港币。
1991年 《密宗威龙》509万港币。
1990年 《脂粉双雄》1567万港币。
1989年 《忠义群英》664万港币。
1989年 《群龙戏凤》1478万港币。
1988年 《飞龙猛将》3357万港币,年度票房榜第三名。
1987年 《东方秃鹰》2160万港币,年度票房第十名。
1986年 《富贵列车》2812万港币,年度票房冠军亚军。
1985年 《龙的心》2033万港币,年度票房第四名。
1985年 《夏日福星》2891万港币,年度票房亚军。
1985年 《福星高照》3074万港币,年度票房冠军。
1984年 《猫头鹰与小飞象》2131万港币,年度票房榜第五名。
1984年 《快餐车》2146万港币,年度票房榜第四名。
1983年 《奇谋妙计五福星》2199万港币,年度票房榜亚军。
1982年 《提放小手》1180万港币,年度票房榜第七名。
1981年 《败家仔》915万港币。
1980年 《鬼打鬼》567万港币,年度票房榜第四名。
1980年 《身不由己》166万港币。
1979年 《杂家小子》283万港币。
1978年 《赞先生与找钱华》286万港币,年度票房榜第六名。
1978年 《肥龙过江》166万港币。
1977年 《三德和尚与春米六》228万港币,年度票房第六名。
徐达能力超群,朱元璋怕他造反,于是天天找杀他的理由。当看到徐达住的房子简陋不堪时,朱元璋提出把自己的旧邸送给他,一旁的刘伯温心里一惊:老朱这是起了杀心啊!于是赶快给徐达递了一个眼色......
草根皇帝朱元璋的登基之路无疑是一条传奇之路,从一个吃不饱饭的乞丐最终成为了一个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这是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然而朱元璋却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到了,不得不令人感到惊叹。
朱元璋之所以能当上皇帝,不仅与他自身的能力脱不了干系,也与他的个人魅力有关。
历史上,每一个能谋取天下的皇帝身边都缺不了能人之辈的帮助,而朱元璋身边的功臣更是数不胜数。
而这些功臣里面武有战神徐达、猛将常遇春、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等,文有刘伯温刘基以及被誉为比肩汉代丞相萧何的李善长。
可惜这些人最终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大部分因为受到朱元璋的猜忌而丢失了自己的性命,其中徐达的死因就非常耐人寻味。
徐达,字天德,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出生于1332年的徐达与朱元璋是同乡人,从小便与朱元璋相识,因此二人小时候就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后来,朱元璋因为家庭原因离开了自己的家乡,经过一番颠沛流离中之后投靠了郭子兴的军队,开始了自己的传奇一生。
随着朱元璋在军中逐渐展露了自己的能力,他也越来越受到郭子兴的重视。
后来,朱元璋受郭子兴的命令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招募兵马。
此时的朱元璋一下子就想到了曾经的好伙伴徐达,徐达从小便因为对军事感兴趣而熟读兵法,勤练武艺,绝对是当大将军的好料子,于是他便对徐达发出了邀请。
而徐达听说有机会去带兵打仗,立刻就同意追随朱元璋的脚步。
后来,郭子兴染病而死,朱元璋成功地接过了郭子兴的兵权,成为了大军的首领。
在一众好兄弟的帮助下,朱元璋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徐达更是在大战陈友谅一战以及后来的击灭张士诚战役中出力居多。
最终朱元璋成功击毙了陈友谅与张士诚,扫灭了自己登基之路上最强大的敌人,北伐元朝,建立了明朝政权,当上了开国皇帝。
按理说,朱元璋能当上皇帝是离不开他兄弟们的帮助的,因此理当善待这些人。
前期的朱元璋确实对这批功臣非常好,但后期随着年岁渐大,他的猜忌之心也是越来越重,最终还是将屠刀对准了这批人。
被灭九族的胡惟庸、满门抄斩的李善长以及和儿子一起死的傅友德,背后都有着朱元璋的授意。
而在所有功臣中排名第一的徐达,因为能力超群,朱元璋更是多次寻找机会想要杀他。
朱元璋统一天下以后,各地时常还有一些乱臣贼子企图发动叛乱,而这个时候就需要大明战神徐达出马剿灭这些人。
而谨慎的徐达每次带兵作战时,一定会先与朱元璋商量此次他的对策如何,班师回朝以后也会立即将兵符归还朱元璋,以防引起朱元璋的猜忌。
然而,皇帝的猜忌心怎会如此快就消失呢?
为了试探徐达对他是否忠心,在一次徐达班师回朝以后,朱元璋特意宴请徐达,将其灌得大醉,之后派人将其带到了自己的龙床上睡了一觉。
等到徐达醒来以后,发现自己竟然躺在了朱元璋的床上,表情惊恐不已。
聪明的他知道这有可能是朱元璋对自己的试探,他立马就跪在了地上,磕了许多遍的头。
等到朱元璋现身的时候,看到徐达的头皮都磕烂了,急忙将他扶了起来,内心对他总归是放下了戒备。
但皇帝的敏感与猜忌仍未就此打消。很快,他便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试探。
朱元璋虽然是皇帝,但因为他是从底层人民一步步爬起来的,所以宫殿也没有那么奢华,而徐达的府邸更是非常简陋。
朱元璋为了试探徐达是否真的对这些身外之物不注重,便想要将自己昔年的府邸送给徐达。
而一旁的刘伯温非常惊慌,他知道朱元璋这是布下陷阱等着徐达往里跳呢,便赶紧给他递了一个眼色。
徐达立即心领神会,对朱元璋说道:“感谢陛下的恩赐,但老臣早已经习惯了,还请陛下饶了老臣这一把身子骨吧。”
朱元璋这才放下了内心的戒备。
后来,徐达在北平留守的时候得了背疽,朱元璋派了儿子前去慰问,没想到没过多久,徐达就病重离世了。
这让许多人怀疑此事是朱元璋所为,但真相如何后人也不得而知。
后来,朱元璋追封徐达的后代三世为中山王,不知是真为徐达的死感到难过,还是对自己的某些行为感到愧疚,想要弥补徐达的后代们。
参考文献:《明史》
作者:有天
编辑:33
“这个王疯子,干得不错!”毛泽东接到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的战报后,连声称赞。这个“王疯子”,就是《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
二十年后,已是开国中将的王近山,却又被毛泽东一怒之下降为大校,逐出军界,下放至地方农场成为了园艺管理员。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此大起大落的“王疯子”,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令人唏嘘不已。那么,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王近山,1915年出生在湖北一个小山村。15岁参加工农红军,16岁就当上了连长。这位小连长后历任红四方面军副师长、八路军旅团长、二野兵团副司令员、志愿军兵团副司令员等职。是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元勋,一代名将。
1943年期间,王近山奉命率部回援延安。将近韩略村时,前哨赶来报告,前方发现敌情:有100多名日本军官组成的“战地观摩团”,正在村子里面叽里呱啦地到处瞎转悠。
事发突然,机会稍纵即逝。当时通讯极为不便,王近山来不及向上级请示,立即布置兵力,合围包抄,聚而歼之。
没想到,这一仗竟然干掉了一个少将、6个大佐等100多名日军军官,缴获了一百多支精致手枪及战刀,简直赚大发啦!
王近山以善打硬仗、恶仗而闻名天下,他在中原野战军之中勇冠三军,独树一帜。且看他昔日麾下几员猛将:尤太忠、李德生、肖永银等,个个屡建奇功,勇于猛虎,威震敌胆。
尤其是李德生,最为英勇传奇。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逐步从少将晋升为上将,曾任党中央副主席,官至副国级,级别比王近山还高。
王近山一路走来,历经枪林弹雨。他从上党战役到挺进大别山,参加过襄阳、淮海、渡江等战役。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王近山再次披甲上阵,指挥了惊天动地、悲壮惨烈的上甘岭战役。
1955年,王近山刚过不惑之年就获授新中国中将,荣获三枚一级勋章。曾历任过山东军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及公安部副部长等要职。
自古英雄爱美人。1937年,王近山身负重伤,住院期间与漂亮女护士韩岫岩一见钟情,后结为夫妻,婚后他们生了8个儿女。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这位战场上的武夫猛将也是一个多情种,他爱上了一个他本不该爱的人——还是在校大学生的小姨子!
殊不知,这场感情变故,居然惊动了党中央。王近山的老首长邓小平还有周总理都曾亲自出面找他谈话,他的部下们也纷纷前来劝说。可他就似一头倔驴子,硬着不回头。
毛泽东也火了!授意刘少奇去处理,革去军职,削官为民,直接赶到农艺场去面壁思过。
昔日欢恋同林鸟,劫难来临各自飞。王近山钟情的小姨子却在他将要离京之际,当了缩头乌龟,与他拜拜了。
此时此刻,什么战功、地位、肩上的两颗将星对于王近山来说,都是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了。
之后,经邓小平、许世友出面打招呼,王近山又出任过南京军区顾问等闲职。1978年病逝于南京。他简直就是天生的战神,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是听着军号才闭上了眼睛。
战火中生死与共结下的革命友情是最真挚深厚的。1992年,邓小平为军科院出版的纪念王近山的文集题写了书名:“一代战将”。他说:“王近山那不叫疯,是革命的英雄主义!”
刘伯承也说:“一人投命,足惧万夫。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那股子疯劲,没有不怕死的精神,革命是不会成功的!”
作者:侃坎
编辑:青草
#历史故事#
吴荣正,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开国中将王近山手下一员猛将。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这是吴荣正将军的全家福。有名的吴家"七朵金花",各个巾帼不让须眉。
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时,朱元璋曾被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冲杀得束手无策,眼看他就要被张定边俘虏时,武林高手常遇春手持弓箭挺身而出:“不要慌乱,告诉我,哪个是张定边?”
元末明初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各大诸侯手下都有很多大将,这其中以朱元璋手下的将领最多,比如善于谋略的徐达、善于奔袭的李文忠,善于突击的常遇春,善于防守的的朱文正等等。然而,要论勇猛,朱元璋的这些大将都不及陈友谅手下的猛将张定边。
张定边出生于渔家,可他长大后却是勇猛善战,通晓天文地理,还懂得算卦。他与陈友谅一起长大,早在老家的时候,张定边和陈友谅就曾结拜为兄弟,发誓生死与共。陈友谅一生多疑,可唯独对张定边却是极为信任。
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陷入僵局后,张定边决定实施他的行动,而这一行动事先并不为陈友谅所知(如果当时陈友谅得知,他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张定边率领三艘战船从陈友谅的水军阵营驶出,陈友谅和朱元璋的军士都以为他是出来巡航的,都没有在意,谁知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张定边率领的三艘战船一刻也没停留,竟直接冲向了朱元璋的战船。
张定边勇不可当,以孤军冲进了朱元璋的水军前阵,此时作战双方都被他惊呆了。由于事情突然,陈友谅也不知道为何会出现这一情况,而朱元璋更是毫无防备,他的前锋纷纷败退,而张定边更是直接奔向了朱元璋。
张定边就这样一直冲到了中军,朱元璋的水军才反应过来,他的目标竟然是主帅朱元璋!被惊呆的将领们回过神来,立即指挥自己的战船去阻挡,结果张定边就被三十余条战船围住了,他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在这些将领看来,张定边这次必死无疑。
可事实证明,他们都想得太简单了,并且更让朱元璋的这些将领们目瞪口呆的事情还在后面。
张定边身陷重围,孤军奋战,可他却是越战越勇,锐不可当。为了鼓舞士气,他亲自拿着宝剑站在船头,士兵被他的勇气所震撼,都尽力而战。张定边的突击队竟然奇迹般地从重围中杀出,一路击败朱元璋的各路将领,并先后斩杀了朱元璋的大将韩城、宋贵等人,最后还把朱元璋的水军冲成两半,随后又向朱元璋冲杀而去。
而此时的朱元璋正位于后军之中,他眼见了张定边一路冲杀过来,顿时也慌了手脚,连忙命令船只躲避,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转舵太急,朱元璋所乘的战船竟然搁浅了。朱元璋对此也是束手无策,又不见有战船前来相救,眼看朱元璋就要被张定边俘虏了。
就在这危急时刻,极富有传奇性的一幕发生了:当时,常遇春的战船就在离朱元璋不远处,就在众人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常遇春手持弓箭,来到瞭望军士的身边,沉稳地问:“不要慌乱,告诉我,哪个是张定边?”
军士用手指向前方战船上的一人,常遇春拉弓搭箭,那位指方向的军士手还没有放下,常遇春的箭已经离弦,竟一箭射中了冲击而来的张定边。张定边被射中后,无力指挥战斗,就此退出了朱元璋的水军阵营,竟也无人敢上前阻挡。
第三天,朱元璋和陈友谅又开战了,陈友谅用铁索将战船相连在一起,绵延竟有十里之远,朱元璋连续派出三支舰队轮番进攻,最终都被打败。眼看朱元璋就要全军崩溃时,他的军中也出了一个类似于张定边的猛将——丁普郎。
他也率领自己的战船冲向陈友谅的阵营,他的冲击也带动了军队的士气,使得朱元璋能够撑到决战之时。不过他与张定边不同,他是哪里人多就向哪里冲击,虽然勇猛,却没有效果,自己也身受十余处创伤。
两人虽然都是猛将,然而,张定边和丁普郎,就是鲜明的名将之勇于匹夫之勇的区别。
事实上,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是一个难度极高的技术活。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具备突然性,在对方毫无防备是突然出击;其次,还要看得准,不能往人群里冲,而是要专打敌方阵营的“连接部位”;最后,要有足够快的速度,比如快马、快船,此时还要使用一定的配音(如大喝)迷惑对方。
张定边就是具备这些条件的人,他深知兵法,能掌握时间和机会,所以才能给朱元璋猛烈的打击。而朱元璋的大将丁普郎,只是匹夫之勇而已,他左冲右杀,不但无法接近陈友谅,自己还被团团围住,性命不保。
对此,《明史》中有记载,丁普郎身受重伤,头已经掉了,人还拿着兵器稳稳站立,陈友谅的士兵都以为他是天神下凡。然而,有研究者认为,丁普郎很可能是在被包围后,不愿做俘虏而自杀的。但对于朱元璋阵营来说,丁普郎可谓是死得其所的,因为他给了朱元璋支持下去的勇气。
最终,经过一系列的奋战和转机之后,在至正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终于战胜了最让他头疼的陈友谅。猛将张定边虽然降了朱元璋但却拒绝了朱元璋的任用,他去出家做了和尚。更为讽刺的是,他竟一口气活到了永乐十五年才去世,享年100岁,也就是在朱元璋去世后,张定边还活了二十年......
不得不说,张定边确实是够传奇的,元末明初的第一猛将果然不是浪得虚名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