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玩家将扮演一名狙击手操控各式经典枪械进行狙击训练
狙击枪在抗战时期整个八路军也不见得有两把!可我们却拍了太多抗日狙击神枪手了。
上甘岭战役中,一名战士用不带瞄准镜的旧式步枪,206发子弹击毙了203名敌人,没想到的是,一提到罐头他却怕得要命。
这名战士就是邹习祥,中国志愿军里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狙击神枪手”,那么,一个战斗英雄为什么会害怕罐头呢?这还要从上甘岭战役说起。
1952年10月,历史上最激烈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了。上甘岭位于五圣山上,五圣山是牵制美军的军事要地,一旦失守,美军的重型坦克将直驱而入。
邹习祥所在的部队被派往上甘岭537.7高地北山,由于敌军占领了南边较高的地形,我志愿军只能在北山以“十字”的形状埋伏在各自的军事工地。
敌军自大地认为,攻下高地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他们拥有最先进的装备,40架飞机、27辆坦克、300多门大炮,大炮以每秒6发的火力,像流星雨一样不停地向着志愿军驻扎的高地倾泻。
志愿军战士们通宵挖好的新战壕,到了凌晨就被敌军炸掉。炮弹不停地狂轰滥炸,好多战士们的耳膜都被震出了血,舌头被牙齿咬破,身体被震得直发麻,甚至产生了幻觉。
志愿军们只能躲在战壕里防守。而战火一停,敌军竟在对面山头开起了派对,唱歌跳舞、席地野餐、喝酒抽烟,最过分的还对着北山撒尿挑衅。
面对敌军嚣张的气焰,志愿军战士虽气愤不已,却不敢轻举妄动。一日,一名军官模样的美军,站在山坡上对着我方阵地指手画脚,他旁边围着一群人,时不时地传来哈哈的笑声。
这时候,沉默不语的邹习祥悄悄地找好隐秘点,只见他目光犀利,面无表情地举起步枪,对着对面的军官“砰”的一枪,对方应声倒地,周围的大兵吓了一跳,四下寻找枪声的来源。
没等他们反应过来,“砰”!身边又有人倒下,这时候大兵们才回过神来,吓得屁滚尿流,四处逃窜。
原来,邹习祥出身猎户家庭,从小就随父辈去打猎,追野兔、猎山羊、打飞鸟,无数次的捕猎,练就了他精准的枪法不说,还练就了他不急不躁、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
邹习祥这一枪,为连队出了一口恶气,也就此开启了连队的“冷枪冷炮运动”。
“冷枪”就是狙击手对敌人的近距离突袭,战士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冷炮”,则是利用火箭炮,远距离打击敌军的工事和坦克,趁敌人反击前迅速转移,做到用最少的装备打出最大的战果。
连长让邹习祥传授打枪经验,战士们都拿起枪,白天躲在战壕里,到了晚上,才摸出战壕,三五成群地消灭敌人。
此时,敌军阵营里充斥着恐惧,他们不敢露头,更不敢出门上厕所,为了保命,他们就在吃完了的罐头盒里排泄。
据统计,邹习祥和连队在运动中,共歼灭了3000多名敌人,邹习祥更是以206发子弹击毙203个敌人,创下了军中命中率最高的纪录。
冷枪冷炮运动让整个“联合国军”很沮丧,明明在白天还占有优势,可是,一到了晚上,攻下的阵地又都被志愿军给抢了回去,身边的伙伴也慢慢变少。
从那以后,上甘岭成了难啃的硬骨头,被敌人称为无法攻破的东方壁垒,成了“联合国军”的“伤心岭”。
后来,抗战胜利了,邹习祥也退伍了!
退伍后,部队提出让邹习祥担任教官,却被他婉言谢绝,他牵挂家乡的亲人,希望能为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出一份力。
回乡后,他带回了东北的稻谷,带领大家建梯田、种稻谷,让家家户户都吃上了热气腾腾的白米饭。
不仅如此,邹习祥还带领大家种甘蔗、养猪,甘蔗可以榨汁做甘蔗酒,甘蔗渣和酒酿可以用来喂猪,这样一来,大家有了肉吃,就不用再出去打猎了。
闲暇时,村里的孩子们总是喜欢围着邹习祥,听他讲打猎的故事,孩子们问他:“你会打枪吗?”邹习祥笑着回答:“我可是神枪手呢!”
放下一身功名,邹习祥从不提他的往事,大家只知道他是退伍军人,身上伤疤无数,刀伤、枪伤、冻伤。到了冬天,他身上的皮肤就又干又痛,实在痛得难受,他就拿松油抹一抹,从来不给组织添麻烦。
时不时,会有战友过来看望他,有时候还带来好多慰问品,比如罐头,可是邹习祥从来都不碰,非常排斥。孙子不解地问他:“罐头多好吃,爷爷怎么不吃啊?”
邹习祥总是沉默不语,罐头总会让他想起当年残酷的战争,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他不愿提及往事,也不愿承认自己是英雄,他觉得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才真正配得上英雄二字。
1993年3月,邹习祥与世长辞。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行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为国为民献身立业。”
这十六个字概括了邹习祥的一生,他为国为民奉献一生,值得我们尊敬,也值得这“英雄”二字。
作者:山奈
编辑:Sarah萱草悠悠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追寻上甘岭神枪手2021年7月12》,中国日报网
#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
看过电影还传奇的人物,而在退伍后的故事更让人佩服和尊敬[赞][赞][赞]
有书快看上甘岭战役中,一名战士用不带瞄准镜的旧式步枪,206发子弹击毙了203名敌人,没想到的是,一提到罐头他却怕得要命。 这名战士就是邹习祥,中国志愿军里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狙击神枪手”,那么,一个战斗英雄为什么会害怕罐头呢?这还要从上甘岭战役说起。 1952年10月,历史上最激烈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了。上甘岭位于五圣山上,五圣山是牵制美军的军事要地,一旦失守,美军的重型坦克将直驱而入。 邹习祥所在的部队被派往上甘岭537.7高地北山,由于敌军占领了南边较高的地形,我志愿军只能在北山以“十字”的形状埋伏在各自的军事工地。 敌军自大地认为,攻下高地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他们拥有最先进的装备,40架飞机、27辆坦克、300多门大炮,大炮以每秒6发的火力,像流星雨一样不停地向着志愿军驻扎的高地倾泻。 志愿军战士们通宵挖好的新战壕,到了凌晨就被敌军炸掉。炮弹不停地狂轰滥炸,好多战士们的耳膜都被震出了血,舌头被牙齿咬破,身体被震得直发麻,甚至产生了幻觉。 志愿军们只能躲在战壕里防守。而战火一停,敌军竟在对面山头开起了派对,唱歌跳舞、席地野餐、喝酒抽烟,最过分的还对着北山撒尿挑衅。 面对敌军嚣张的气焰,志愿军战士虽气愤不已,却不敢轻举妄动。一日,一名军官模样的美军,站在山坡上对着我方阵地指手画脚,他旁边围着一群人,时不时地传来哈哈的笑声。 这时候,沉默不语的邹习祥悄悄地找好隐秘点,只见他目光犀利,面无表情地举起步枪,对着对面的军官“砰”的一枪,对方应声倒地,周围的大兵吓了一跳,四下寻找枪声的来源。 没等他们反应过来,“砰”!身边又有人倒下,这时候大兵们才回过神来,吓得屁滚尿流,四处逃窜。 原来,邹习祥出身猎户家庭,从小就随父辈去打猎,追野兔、猎山羊、打飞鸟,无数次的捕猎,练就了他精准的枪法不说,还练就了他不急不躁、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 邹习祥这一枪,为连队出了一口恶气,也就此开启了连队的“冷枪冷炮运动”。 “冷枪”就是狙击手对敌人的近距离突袭,战士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冷炮”,则是利用火箭炮,远距离打击敌军的工事和坦克,趁敌人反击前迅速转移,做到用最少的装备打出最大的战果。 连长让邹习祥传授打枪经验,战士们都拿起枪,白天躲在战壕里,到了晚上,才摸出战壕,三五成群地消灭敌人。 此时,敌军阵营里充斥着恐惧,他们不敢露头,更不敢出门上厕所,为了保命,他们就在吃完了的罐头盒里排泄。 据统计,邹习祥和连队在运动中,共歼灭了3000多名敌人,邹习祥更是以206发子弹击毙203个敌人,创下了军中命中率最高的纪录。 冷枪冷炮运动让整个“联合国军”很沮丧,明明在白天还占有优势,可是,一到了晚上,攻下的阵地又都被志愿军给抢了回去,身边的伙伴也慢慢变少。 从那以后,上甘岭成了难啃的硬骨头,被敌人称为无法攻破的东方壁垒,成了“联合国军”的“伤心岭”。 后来,抗战胜利了,邹习祥也退伍了! 退伍后,部队提出让邹习祥担任教官,却被他婉言谢绝,他牵挂家乡的亲人,希望能为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出一份力。 回乡后,他带回了东北的稻谷,带领大家建梯田、种稻谷,让家家户户都吃上了热气腾腾的白米饭。 不仅如此,邹习祥还带领大家种甘蔗、养猪,甘蔗可以榨汁做甘蔗酒,甘蔗渣和酒酿可以用来喂猪,这样一来,大家有了肉吃,就不用再出去打猎了。 闲暇时,村里的孩子们总是喜欢围着邹习祥,听他讲打猎的故事,孩子们问他:“你会打枪吗?”邹习祥笑着回答:“我可是神枪手呢!” 放下一身功名,邹习祥从不提他的往事,大家只知道他是退伍军人,身上伤疤无数,刀伤、枪伤、冻伤。到了冬天,他身上的皮肤就又干又痛,实在痛得难受,他就拿松油抹一抹,从来不给组织添麻烦。 时不时,会有战友过来看望他,有时候还带来好多慰问品,比如罐头,可是邹习祥从来都不碰,非常排斥。孙子不解地问他:“罐头多好吃,爷爷怎么不吃啊?” 邹习祥总是沉默不语,罐头总会让他想起当年残酷的战争,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他不愿提及往事,也不愿承认自己是英雄,他觉得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才真正配得上英雄二字。 1993年3月,邹习祥与世长辞。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行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为国为民献身立业。” 这十六个字概括了邹习祥的一生,他为国为民奉献一生,值得我们尊敬,也值得这“英雄”二字。 作者:山奈 编辑:Sarah萱草悠悠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追寻上甘岭神枪手2021年7月12》,中国日报网 #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
抗美援朝《狙击手》明年上映
1.《狙击手》这部电影由导演张艺谋及其女儿张末联合执导拍摄,影片于2021年1月6号开拍,由张译、章宇和刘浩存等人主演。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期间,中国狙击神枪手张大弓凭借其高超精准的枪法,令美军闻风丧胆,美军调整兵力部署,想要抓住这位神枪手,张大弓被美军包围,临危不惧,与美军展开周旋,与敌人斗智斗勇,最终扭转战局的故事。
2.影片的故事原型人物是中国狙击之神“张桃芳”。他被誉为“志愿军神枪手”、“冷枪英雄”和“上甘岭狙神”,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张桃芳曾经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了214名敌人,创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个人最高杀敌纪录。
3.剧组的主创人员也非常强大。影片由陈宇担任编剧,影像和技术层面的人员全部都是张艺谋的御用班底,由赵小丁担任摄影指导、李永一担任剪辑指导、陈敏正担任造型指导、林木担任美术指导、赵楠担任声音指导、傅小杰与杨江担任动作指导,这些人的水准在业界来说,都属于顶尖水平。
4.张桃芳的一生。张桃芳是江苏兴化人,1931年出生,1951年加入解放军,入伍后在部队接受了两个月的射击训练,1952年进入朝鲜战场。他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狙击手,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5.当时张桃芳所在的部队到达前沿阵地后,美军根本不把志愿军放在眼里,美军经常在大白天打扑克、晒太阳、跳舞以及各种娱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武器先进,志愿军看到了也无可奈何。为了教训一下美军的嚣张气焰,志愿军组织了一支特等射手小队,对敌人展开狙击作战。
6.当时张桃芳领到了一支前苏联制造的莫辛·纳甘步枪,由于对新枪并不熟悉,他打了3发子弹,全部都拖把了,连长看到后破口大骂,骂他吃了三个大烧饼。
7.张桃芳并没有因此气馁,开始刻苦锻炼自己,他每天端着空枪反复练习举枪射击的动作,瞄准远处不同的物体,不断地扣动扳机,自制两个沙袋挂在了手臂上,练习自己的臂力和支撑力,时间长了,他两个手臂即使挂着十几公斤重的东西,仍然能够精确开枪射击。即使到了晚上,他也会拿着枪对着晃动的油灯练习射击。经过这么反复刻苦的训练,张桃芳找到了感觉,开始了他的狙击生涯。
8.这部影片的剧本原名叫《最冷的枪》,早在2020年10月7日,就立项成功。影片中的人物原型张桃芳于2007年10月29日,在山东潍坊第一军休所逝世,享年77岁。
9.希望张艺谋和张末执导的《狙击手》,在2022年上映时,能够比《兵临城下》更加精彩,更加具有传神色彩。
向英雄狙击神枪手致敬!
艾弥儿扶贫达人 畅销书作者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志愿军狙神邹习祥,206发子弹击敌203人,为何回乡后不再吃罐头?
神枪手:队长猎杀鬼子狙击手,飞檐走壁枪枪毙命,弹无虚发
元宝和丸子战场中攻打碉堡时,为何不直接对着机枪口射击?狙击手:根本不敢
在上世纪的战争中有一位神枪手张桃芳在32天内射杀了214名敌人,创造下了辉煌的战绩,而且张桃芳使用的还是一支没有瞄准镜的老式狙击枪icon,这也突出了张桃芳的枪技高超,甚至可以说是神技。在真实的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像张桃芳一样的狙击高手,他们用他们高超的技艺帮助己方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果实,自己也成为了万众瞩目的偶像。
对于传统的狙击手的故事常常会使我们感到热血沸腾,在很多的电视剧中常常会有这样的一个场景,许多人在攻击一个碉堡,碉堡的火力压制让军队死伤惨重。很多人甚至会想:为什么狙击手不像碉堡的枪口直接开一枪呢?这样不就能够把这样的碉堡里边的人射杀了吗?这样的想法虽然好,但是真正在战场上的话,恐怕这些狙击手不敢做,也做不到。
碉堡是一种用石头和混凝土搭建起来的一种建筑,是军事的防御堡垒,它的构造非常的坚固,在外墙上面又有很多的开口,方便于里边的士兵向外面的敌人射击,增强碉堡的防御火力,在两次的世界大战之中碉堡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德国甚至还有号称“炸不塌”之称的碉堡。
之所以没有狙击手能够向着碉堡的射击孔射击,是因为这样是将狙击手放在一个危险的境地之中,他们并不敢轻易地将自己的生命拿去冒险。碉堡在修建的时候常常会挑选地势比较高的地方,这样在防御的时候就能够看清楚敌人的走向和敌人的规模,而狙击手要想射击就需要在地势比较低的地方开火,这样狙击手一开枪就会暴露自己的位置,给自己带来危险,所以说并不是狙击手不会瞄准射击口,而是不敢去这样瞄准。#军事#
鬼子出动狙击高手围剿枪神,不料女神枪手一枪反杀热血影剧院的视频
热血影剧院刺碟:鬼子女狙击手枪法绝顶,谁料遇到中国神枪手,有好戏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