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它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马克思、恩格斯接受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的邀请,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为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起草了党纲——《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说:“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经170多年了,宣言的个别提法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过时,但是它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时。
#头条创作挑战赛#
马克思主义如何创立的?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厂手工业的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露出它固有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第二,19世纪30-40年代法、英、德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这几次工人运动均惨遭失败,这就迫切需要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所以,此时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第三,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展,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第四,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但是,这些客观条件知识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只有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才会变成现实。
#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头条创作挑战赛#
#百年深山存真理#
【原创首发】
下面其中的两幅图(第一、第二)再现了百多年的建党历史,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理存档深山,留芳百世。
镰刀斧头是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标志。
据考证,这是当时动乱时期的一个上海党的某位人,在逃避反动势力抓捕时,跑到大山腰上来存下的痕迹。
今天,见到之后,感到欣慰的欣慰!这就是我们党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财神到!为什么大家喜欢财神、想有钱、想发财?因为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1846年合写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方江山: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核心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使人们对实现现代化途径、人类文明发展形态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这里,尝试从科学体系和核心要义的视角,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谈点粗浅认识。详情→方江山: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核心要义
#百听听书# #马克思主义# #遇见好书# #导读#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本书从《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背景、理论和当代价值等方面进行剖析,是读懂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导读书籍。
今日听书:网页链接
#每日书签#
科学社会主义与已产生五百多年的社会主义思潮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价值层面,而“社会主义”以“科学”二字冠名,却是马克思主义的独创和独有特性,也是当代中国实践的伟大创举和21世纪社会主义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之根。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和理想,如果从16世纪英国莫尔的“乌托邦”算起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但真正不再仅从理性道义和愿望出发,则是以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标志。科学社会主义同以往和当今世界上其他种种社会主义不同的主要之点,就在于它不是从观念和抽象的“公平正义”出发而是从现实出发,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之上”的学说和运动。对于“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最大发现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它揭示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及其方式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社会主义的目标、归宿和运动一旦与这一科学逻辑相结合,其内容、性质和命运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开始真正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变革的世界力量。这一百多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走向实践、由一国走向多国的历史进程,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尽管还很不成熟、相对弱小,但仍极大改变了世界,使我们这个星球出现了初创的社会主义与成熟的资本主义斗争共处、长期并存的“一球两制”的局面。
一百多年来,这种科学精神与价值诉求的内在、动态的结合与统一贯穿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自20世纪社会主义由理论走向制度实践的一百多年来,从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到今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尽管这种结合的轨迹并非直线型,而是曲线型并时时伴有断裂或偏离,但只要从历史长过程的视角看,人们就会发现,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和“价值”结合的主线确实始终存在。在20至21世纪社会主义成功的理论与实践中,一种或隐或显、却又左右影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活动长时段发展趋向的基本逻辑真实存在。当然,在这世界社会主义一百多年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两者结合的具体实现形态是随当时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由低向高演进,并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
每日错题解析(20230106)
《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合作写的作品。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写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
《德意志意识形态》 是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的历史唯物主义作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共产党宣言》别称《共产主义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执笔写成,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于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共产党宣言》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党史·明方向】党史1000问—为什么说李大钊是我国最早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李大钊在1918年就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原因。在《庶民的胜利》一文中,李大钊热情地歌颂了十月革命是劳工主义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我们应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工人的机会,不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强盗的机会。”
在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5号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篇2万多字的长文,曾连载两期。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进行了阐明。它是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
在此前后,李大钊积极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他发表的《再论问题与主义》、《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等文章中,不仅主张用马克思的学说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而且积极提倡与各国的实际相结合。他说:“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他甚至提出:“在我们这不事生产的官僚强盗横行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驱除这一班不劳而生的官僚强盗。”
李大钊不仅亲自撰文,在《新青年》上办了“马克思研究号”,而且帮助《晨报》副刊开辟了一个“马克思研究”专栏。从5月5日到11月11日,在六个多月的时间里,这个专栏共发表了五种论著,其中包括: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考茨基的《马氏资本论释义》、河上肇的《马克思唯物史观》等。除此之外,《晨报》副刊还用一定篇幅发表一些革命领袖的传记和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情况的文章。
1920年,李大钊除继续撰写大量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外,还于当年3月和邓中夏、高君宇等在北京大学秘密发起了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个研究会设立了翻译室,下设英文、德文、法文三组,翻译了许多马、恩的著作。直到1921年,研究会才公开。
1920年秋,李大钊正式担任北大教授后,利用高等学校的讲坛,继续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1920年底,李大钊指出:最近以来,“高等教育机关里的史学教授,几无人不被唯物史观的影响,而热心创造一种社会的新生。”
李大钊是青年人的良师益友。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先进青年不仅在五四时期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而且很快地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由于李大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历史贡献和作用,又由于他和陈独秀一起积极从事组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因而在思想界的先驱者中享有了“南陈北李”的崇高声誉。